老党员管理工作汇报
为加强党员管理和党员队伍建设,近年来,在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精心指导下,**区认真探索老党员有效管理的方法路径,取得了一定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得到中央组织部充分肯定。
一、区分三类情形,明确差异化要求。**区对老党员群体全面调研分析,针对行动不便和失能者多、组织活动难,流动性较大、支部沟通联系少,管理方式粗放、缺乏针对性,缺少发挥作用载体、服务保障乏力等问题,研究提出区分情形、差别管理,强化服务、优化载体的工作思路。将老党员划分为无行动能力、有部分行动能力、有行动能力3个类别,明确相应工作重点。对503名无行动能力的,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1106名有部分行动能力的,做好健康关爱和生活帮助,引导他们力所能及发挥作用;对7342名有行动能力的,坚持量力而行,鼓励结合自身特长发挥作用。同时,对于异地居住的老党员,由所在支部安排一名结对联系人每月联系1次,随时掌握其思想、生活和身体等情况。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突出关怀帮扶,增强荣誉感归属感。**区坚持政治上关心、精神上抚慰、生活上照顾,用心用情做好老党员服务工作,努力形成“平时有人访、困时有人帮、病时有人望、终时有人管”的党内关爱氛围。一是建立关怀台账。对无行动能力、有部分行动能力的全部建立关怀台账,动态掌握其生活状况、困难原因、帮扶措施等10多项情况,把各项帮扶工作做精细精准。二是经常联系服务。着眼解决走访慰问年节化、表象化问题,常态化开展家访活动,收集问题反映,听取意见建议。试点期间,帮助老党员解决难题1.6万余件,为孤寡老党员心理疏导300余人次,27名老党员得到党组织临终关怀。三是设立关怀资金。采取党费拨一点、财政给一点、党员筹一点、上级补一点等方式筹集资金,实行项目化运作,突出办实事求实效。试点以来,实施银龄驿站、红色心房计划、医疗体检等项目21个,为老党员提供了形式多样、满足需求的优质服务。
四、搭建载平台,为党和国家事业增添正能量。**区充分发挥老党员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立足家庭和社区搭建发挥作用平台,引导他们继续发光发热。一是开展志愿服务。组织有能力有意愿的老党员发挥专长,成立邻里协调“关大姐”、“手拉手”护苗队等老党员志愿者队伍230余支,参加综治平安、文化宣传、关心下一代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36名老党员组成“银发先锋”讲师团,已宣讲72场。二是参与基层治理。探索“小老帮老老”模式,发动有行动能力的老党员就近帮扶同小区的困难老人;成立“红色帮帮团”,组织老党员为辖区群众办实事1300余件。疫情防控期间,有2680名老党员参加“党建+联防联控”工作,在抗疫一线作贡献。三是建立发挥作用评价体系。对有行动能力的老党员,制定符合特点的评定指标和评分标准,量化计分、依分定级。两年来,全区老党员有3883人次被评定为优秀,涌现出南钢街道银发服务队、抗疫老兵邓水利等一批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