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习孔繁森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精选五篇】

学习孔繁森精神心得体会1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在海拔4000米处严寒和缺氧的恶劣环境中,常年绽放着圣洁的雪莲花。曾经他挺立起民族的脊梁,扛起贫困西藏的建设重任,他就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孔繁森。

洁白无瑕的雪莲,映衬为民底色。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1979年,他跨越万里关山来到雪域高原,自此终身践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他每次下乡一定会带上小药箱,工作之余给牧民们号脉、打针、开药;拉萨震灾后,收养了三位孤儿,生活拮据的他不愿让孩子们受苦,曾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换取营养费,全部用于改善三位孤儿的生活。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对人民纯净澄澈的爱,这种境界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党员干部必须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要心中常系群众,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亮出共产党人宗旨的底色。

扎根岩层的雪莲,深植实干厚土。讲一万句空话,不如办一件实事。他是个少说多做的干部。任拉萨副市长期间,他跑遍了全市所有公办学校,使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任阿里地委书记期间,阿里在经济上快速发展,全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7.5%,收入比上年增长6.7%。这种干在实处的工作精神,现在仍需大力倡导。党员干部应当认识到实字当头、干字当先,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把乡村振兴的蓝图变为现实,让共同富裕的目标早日实现。

香远益清的雪莲,远传信仰幽香。咱是党的人。这句质朴的话语却铿锵有力。他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两次服从组织任命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西藏。他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作为党的中高级干部,不舍得买香皂、无力交付子女学费,却对困难群众慷慨解囊,以自己的工资帮助群众渡过难关。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这般的两袖清风,正是对信仰无上的忠诚铸就而成。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党员干部要自觉补足精神上的钙,以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为指引,以崇高理想信念为支撑,勇克工作、生活上的难关,展现信仰的无穷力量。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这副挽联是对孔繁森同志一生最生动的写照。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曾多次赞扬他是亲民爱民的公仆。我们要认真学习孔繁森精神、感悟孔繁森境界,赓续孔繁森同志的精神血脉,奋勇前行。

学习孔繁森精神心得体会2

孔繁森,不该被遗忘,他将一腔热血洒向高原,一生是清贫的,也是富有的;他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采集水样,帮群众解决饮水问题;他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跑遍了98个乡,行程达8万多公里。1994年的今天,孔繁森不幸殉职,时年50岁。致敬。

孔繁森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父母被震灾夺走了生命。他将这3个孤儿接到家里,担负起养育责任。各位读者朋友们,对孔繁森熟悉的都知道,他是藏族儿女的家人,也是与藏族友好的纽带。

相信各位粉丝读者在小时候就读到过他的课文,敬佩。现在再读他,除了敬佩,多了些感动,孔繁森作为建国以来重大典型,被誉为九十年代的雷锋新时期的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的典范。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幅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这两句话大家一定都熟悉,也希望大家每次听到这两句,就能想起他,孔繁森。

学习孔繁森精神心得体会3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他放下了舒适的生活,不远万里来到西藏,把自我的身心都投入到了西藏的建设中去。身为一名党员,他用自我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党的根本性质。从孔繁森这一名党员干部的身上,折射出了党无私奉献的光辉。

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专门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可当他完成任务回到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父辈们的艰苦时代。一向是在党的呵护下健康成长,但这并不代表这我们能够忘记,能够舍弃这样的精神。国家的建设,党的建设需要我们,长大后我们应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