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十八大精神演讲稿:立足岗位,再建新功

青春在这里“蟹后”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

朋友: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在这里“蟹后”》

盘点2017年舌尖上的美味,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武隆大闸蟹”。个头肥美、蟹黄鲜香、油脂细腻,吃得那个爽,让我至今回味无穷。探寻武隆美食背后的故事,一个90后姑娘樊霞与大闸蟹那场美丽而曲折的邂逅深深地打动了我。

樊霞高中毕业后随父母到苏州打工。金秋时节,阳澄湖大闸蟹收获了,吃蟹的人络绎不绝,看着从湖里打捞出来的蟹或清蒸、或水煮,看着吃客满意而去,看着养蟹人和饭店老板鼓起来的钱袋子,樊霞的脑海里冒出个念头:咱武隆好山好水,说不定也能养殖大闸蟹。

说干就干,她迫不及待跑去向苏州一名很有经验的养殖户徐永杰拜师学艺。没想到,听完她的想法,老徐甩给她一张冷脸:“姑娘,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你的家乡不合适,别胡思乱想。”

出师未捷呀。樊霞干脆在附近找了一份能做一天休一天的工作,一逢休息,她就厚着脸皮到老徐的养殖场,“抢”一些无关紧要的杂事做,一有机会就向师父介绍自己的家乡,展示武隆的青山绿水。她的“软磨硬泡”终于打动了师父。终于在2014年初来到武隆实地考察。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走上致富之路的樊霞“野心”更大了:如何打响“武隆大闸蟹”品牌。如何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2016年,她以“公司+基地+蟹农”的经营模式,在凤来、火炉、黄莺等5个乡镇开辟了1300亩养殖基地,年均出蟹达到80万只,年均纯收入达到每亩6000元,整个大闸蟹产业链带动了500人脱贫增收奔小康。樊霞,这位90后姑娘,用她的执着和坚韧,谱写了一曲灿烂的青春之歌。在全区第三届人才表彰大会上,劳动模范的奖章挂在了她的胸前,她用青春建功新时代。

在我们身边,像樊霞这样青春有梦想的人很多。开创武隆电商新时代的陈明亿,放弃大城市的舒适生活而选择为武隆交通事业做贡献的交通人谢锋,一心一意挖掘并弘扬武隆民族文化的洪英。他们的青春本应属于花前月下的浪漫、陪伴亲人的温馨、伴随子女成长的快乐,但是他们却把青春献给了贫瘠的土地、朴实的乡民、四十万武隆儿女。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是的,青春属于拼搏、属于付出、属于创造,让我们像海燕那样去搏击风雨、展翅飞翔;像青松那样挺拔身躯、傲雪经霜,与青春来一场美丽无悔的邂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