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务消费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公务消费指的是机关工作人员因公务产生的招待费、交通费、通讯费、差旅费、学习考察费等。在实际中,这部分开支的随意性较大,管理漏洞大。各级都在改革创新公务消费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旧存在不少问题,成为党风廉政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难点。
一、公务消费存在的问题
公务消费制度落后,导致行政效能低。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社会日新月异,但公务消费制度严重滞后,有的过于笼统,没有操作性,有的漏洞较多,制度不科学。随着社会进步、工作领域拓宽和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公务消费涉及的内容和项目也在增加,而有的内容和项目还没有具体制度来约束,监督管理有漏洞。近年来,由于超编现象普遍存在,财政负担沉重;公车私用问题突出,影响到党政机关的廉政建设;公务车运转及维持费用居高不下,但利用率低,实际支出大大高于名义支出,隐性浪费严重;公务接待,开支随意性强,给财政带来超额负担。
财政预算制度不完善,公务消费浪费严重。一是财政开支缺乏监管,资金使用没有约束。一些会议、考察所需经费,基本由财政支付,却没有相关的管理、核算程序,部分单位钻了空子,有多少用多少;二是财政预算缺乏刚性。每年财政都给各单位制订预算计划,但弹性较大,不少单位经常申请增拨资金,多要多得。于是,没有必要的会议、节日庆典浑水摸鱼,加大了行政开支。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公务消费容易滋生腐败。公务消费权多数集中在“一把手”手中,消费过程不透明,往往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虚,下级监督太弱,人民群众就更难去监督了,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许多消费名目模糊,介于公务消费和私人消费之间,似是而非,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想着招数提高干部待遇。领导干部公务消费中的问题存在很大的隐蔽性,一般难以辨别和发现,所以,无论是监督检查,还是对违纪违规问题的处理都很难到位。
二、公务消费改革的难点
利益矛盾复杂,改革难以推进。一方面,公务消费的即得利益者往往又是政策的制订者,公务消费改革就等于革自己的命,制订出的措施不关痛痒,形式主义严重。另一方面,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享乐主义盛行。有的干部认为,只要没有装进自己口袋,吃点喝点没有问题,一些违规消费行为得不到约束,愈演愈烈。有的片面强调,现在是市场经济,要发展必然要加强联系、融洽感情,于是名目繁多的公务消费“合理合法”地得到报销。
制度缺失严重,单项改革很难到位。由于改革的利益关系,制度滞后严重,漏洞较多,单凭个别制度的完善,不能解决问题,禁止某项支出,又会换张发票报销,此消彼长,换汤不换药。且因体制性障碍,各项制度的执行难以到位。公车改革探索了多年,一直没有很好的效果,很多时候为了不打击改革积极性,很少触动利益关系。昆明市、珠海市、杭州市、海南省澄迈县等地的公车改革补贴完全按职务高低发放,缺乏一定科学性。改革后还催生了向下属单位借车,
该去检查的工作一个电话解决问题,一些正常工作受到了影响。
公务消费隐蔽性强,公众监督乏力。公务消费,少数人说了算,小圈子运作,外人很难知情,从而缺乏监督。人大监督无从下手,管多了成了“瞎折腾”,虽然经常性推行一些公开制度,但是没有触及制度根本。人民群众对预算使用过程缺乏了解,监督也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网络反腐就曝出“天价烟”、“违规发票”,不留意根本发现不了;没有监督氛围,部分干部深依作官哲学,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感觉监督乏力,干脆不监督。
三、推进公务消费改革的对策
抓好调研这一科学方法,完善公务消费制度体系。高度重视制度的作用,注重制度的完善,有效预防违规消费。积极倡导公务消费改革方面的调研,鼓励创新制度,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管制度,完善审计制度,对相应的支出定期不定期审计,积极推广干部届中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公务消费等财政支出改革,避免财政资金流失。
抓紧教育这一基础工作,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党性修养,转变干部作风,积极倡导厉行节约的消费观念。一方面通过教育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使机关干部懂得财政源于税收,纳税人是机关干部的衣食父母,工作要为人民负责,各项公务消费要经得起纳税人的检验,违纪消费要问一问,纳税人答不答应。另一方面,帮助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意识,让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当前公务消费改革的严峻形势,不
规范的公务消费已经成为阻碍科学发展的顽疾,影响到干部的作风,影响到执政地位的巩固,促使各级干部自觉维护公务消费纪律。
抓住监督这一关键环节,制约消费行为。积极营造监督氛围,一是强化各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每年由人大审议、抽查部分单位的预算支出,超过一定数额的财政增拨资金要由审计局审计,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必要的可以组织群众听证;二是强化公务消费情况的公开。单位公务消费定期向单位干部职工公开,逐步推行财务支出网上公开、公告公示,接受网络监督、社会监督。
抓牢惩处这一有力措施,严肃财政纪律。成立治理公务消费的专门机构,公布举报电话,严肃查处违规消费问题,严肃查处私设小金库,营造良好的改革大环境。对于严重超出预算标准消费实行问责,经审议不合理的公务消费行为,实施经济处罚,牵涉干部违纪行为的,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第二篇:公务接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公务接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们在审计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接待支出居高不下,普遍存在招待费挤占事业发展专项经费的情况,严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经对有关部门单位接待费用情况分析表明,公务接待是个“筐”,违纪违规费用都往里面装。公务接待这个“筐”,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公务接待早就变成了相互”吃、请、送”,某些官员培养私人感情和实现利益交换的游戏台。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规定标准过低过时。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的通知》(财预字[1998]159号)第三条(一款)“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的规定标准过低,不适宜当前的物价水平而无法执行,致使单位无限制的进行开支,难以规范接待行为。如我县是一个西部贫困县,长期以来,年人均公用经费预算为400元,一个单位按10个工作人员计算,单位公务费年预算为4000元,业务招待费每年最多只能开支80元,一次接待费用都不够。如果依上述规定对招待超标准进行定性,显失合理性。
二、落实政策不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通知(中办发〔2006〕33号)第十六条规定“各级党政机关应当严格遵守本规定,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公务接待的范围和相关开支标准”,但至今未见制定出公务接待的范围和相关开支标准,不利于部门单位控制公务接待开支标准,也不利于监督部门监督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一是及时制定完善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明确公务接待的性质、档次、范围、标准,严格要求单位内部公务接待公开透明,对接待对象和陪餐人员实行实名登记制并纳入财务监督管理,实行公务接待公示制度,各类项目的公务接待范围、条件、标准、总额等制度规范和消费明细应向社会公开,防止弄虚作假,假公济私。同时明确违纪违规超标准接待处理处罚条款;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建立责任追究制;三是加强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思想教育,杜绝违纪违规超标准公务接待。四是在加快党政机关职务消费改革,使职务消费规范化、制度化和货币化,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公务接待制度改革,按照政府运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建立起一套机制完善、运作规范、措施得力的管理制度,从而达到从源头上遏制住公务接待过多过滥的目标。
第三篇。浅析职务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职务消费是指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参照管理人员在公务活动中发生的职务消费,包括用车、通讯、应酬、必要的物质工作条件等等。这些费用出于履行公务的需要,由财政预算给予安排,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正常的职务消费,公务活动就没有了经济基础,就无法正常开展。
我县是一个国定贫困县,每年依赖大量的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平衡财政收支,维
系庞大的行政开支,多年来依然不改的是“吃饭”财政。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迅猛增长的职务消费,其增长速度与我县的经济增长和财力增长不相适应,大大超出了我县目前财力所能承受的幅度,现行的这种超标消费,甚至违规职务消费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既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一、职务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超标消费,甚至违规的职务消费。购车、招待、礼品,是职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单位不论大小,主要领导要配专车,其他领导要有机动车,购买装饰豪华的小轿车;二是公款招待演变成公款大吃大喝,公款旅游,吃要山珍海味,玩要尽兴有特色;三是来客要送礼,外出办事要带礼,个人走关系也得公家送礼。
(二)公务消费不透明、不规范,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职务消费的腐败根源是政府官员支配公共权力“私有化”的结果。只要能与权力沾上边的,个人消费也可以由公家“买单”。有的单位车辆维修费用居高不下;有的单位假借汽车配件、轮胎经常更换为由,开张发票就报销,使一些灰色职务消费合法化;在一些部门和单位大量存在着超标准或变相报销手机话费等。
(三)超标消费、违规的职务消费,演变成官员谋取福利的“灰箱”。不同地区和部门公务员实际收入差异过大,而各部门获取的各种利益补偿相差悬殊,领导干部的相当一部分支出转化为职务消费,而很多部门利用行政收费项目取得资金,一些单位的下属实体也在给这些部门上缴收益则是职务消费的重要资金来源。
二、超标消费、违规的职务消费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大环境的因素。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一些不正之风也随之蔓延开来,而且愈演愈烈。从一些部门和单位发生的案件中不难看出,犯错误或犯罪的起源正是从超标消费、违规的职务消费发端,究其原因发人深省。如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任人唯贤少了点,任人唯亲、任人唯钱多了点;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使用。在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下,有的领导以钱铺路找关系,力求升迁,钱从何来,自己的工资除养家糊口之外所剩无几,只有从公款中开支。又如吃喝风,现在有的单位是有客来吃,没客来也吃;工作加班吃,休息日也吃。作为领导干部,总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不能“世人皆浊、而我独醒”,不少人是随大流,加入了各种不正之风的行列,对不正当职务消费乐此不疲。
(二)个人原因。一些人走向领导岗位后,以工作忙为由不加强学习,致使思想滑坡,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他们置群众的利益于不顾,在很多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的情况下,毅然利用手中的权力,千方百计想办法买超标轿车,搞豪华装饰,吃生猛海鲜,用高档烟酒等,贪图享受。
(三)体制制度还不够健全。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对领导干部的约束还存在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管理不严,监督不到位的问题。虽然有党内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但在制度上还不配套、不完善;在监督的实践上,上级机关监督不到位,同级机关监督不了,内部监督走形式,社会监督难于落实。这样,一些领导干部就有可乘之机,乐享其成。
(四)财政改革不到位,给职务消费留下了可乘空间。近几年来,财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到会计集中核算再到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等,这一系列改革有效地控制了单位的公用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不合理职务消费,但是由于改革不到位或者改革还没有完成等原因,职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如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目前大部分地方实行的是预算调控办法,即对不同单位预算外资金实行征缴调节基金的调控,而绝大部分资金都返还给单位以弥补单位公用经费,这部分资金的使用就由单位领导掌握,实际也就成为职务消费的重要来源。由于部门预算还处于试点阶段,国库集中收付还没有全面推行,都给职务消费的不合理性留下了可乘空间。同时,各单位还存在脱离财政监督的隐性职务消费。一些单位利用灰色收入设立“小金库”,以应对日益增加的职务消费开支;一些单位和部门则存在将预算外资金违规挪用或改变用途开支公务接待费用的现象;一些单位和部门则存在把一部分国有非经营性资产用于出租、改变用途等,获取收益而直接用于公务接待费用开支。
三、解决职务消费存
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自律意识。首先要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两个务必”,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其次,要努力创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利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进行先进典型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艰苦奋斗革命传统教育
。
(二)从实际出发,制定职务消费的标准。职务消费需要一个标准,通过制定职务消费标准,以严密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规范来堵住职务消费的“黑洞”,并在科学地界定公务职务消费的基础上,明确各项具体的消费数额、条件、范围、程序等,是治理职务消费腐败必须跨过的门槛。
(三)加大职务消费的监督力度,在防范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要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监督的手段,对领导干部行使事权、财权进行监督审计,并且把审计关口前移,变离任审计为主为任期内审计为主。在条件成熟时推行财务下管一级制度,实行财务费用集体会签,完善会计委派、集中政府采购等源头治理措施。
(四)建立职务消费的报告和通报制度,并实施严肃的追究制。应将职务消费情况向有关会议和有关部门报告,政务公开办事机构应将职务消费情况在公开栏公开,使职务消费处于比较透明的状态,树立“阳光消费”观念,接受考核和监督。上级有关部门要将下级职务消费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职务消费的问题一经查实,决不姑息迁就,该退赔的退赔,该处分的处分,涉及经济犯罪的,则绳之以刑。
(五)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一要推行部门预算,统筹预算内外收入,细化支出项目。二要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成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实行行政、事业单位的一切收支全代理,将职务消费纳入日常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控制超标、违规的职务消费发生。三要将职务消费纳入到政府采购的范畴,实行定点接待、定点消费,在单位预算的职务消费指标内,由国库收付中心代为结算。四要将行政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国有资产,实行全面集中管理,由专门机构行使经营管理职权,切断私设“小金库”的资金来源。五要加强和完善政府集中办事大厅管理机构,独立行使收费权,将所有行政审批项目收费纳入预算管理,切断同职能单位的联系,确保在源头上管住“钱”,防止截流、破堤。
第四篇:工会推进公务用车改革的总结沈河区总工会推进公务用车改革的总结
公务用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内容繁杂的工作,更是和党风廉政建设等问题息息相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艰巨性。2012年3月份,根据区委、区政府对公务用车的改革制度,沈河区总工会根据要求,已经完成了对公务用车的改革。
一、前期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
公务用车改革是现阶段规范公车使用的必然要求。从前,党政机关对公务用车实行的是按照单位人员编制和配备标准,同时考虑部门职能。
比账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公务用车社会化和交通费用货币化在车改工作中,我们做到“政策公开、方案公开、结果公开”,并结合实际确定了4个基本原则:一是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原则;二是保证工作需要,不能影响公务活动的原则;三是节约财政支出的原则;四是兼顾国家和个人的利益,有利于调动大多数干部职工积极性的原则。确定车改完成时间在2012年3月31日之前。
二、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办法
公务用车改革是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公车属于国有资产的范畴,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资产,实行公务用车改革,建立健全公务用车制度,加强公务用车实物和财务的管理,可以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是加快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截至3月31日,区总工会的三辆公务用车:辽ahf87
3、辽abp531和辽ajh226已经根据的相关要求完成了车改。辽ahf873根据拍卖标准,拍卖给个人,另外两辆公务用车已经上交。区总工会对于违反相关车改政策的人和事一律从严处理。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区总工会决定明确交通补贴费使用范围,严明工作纪律。区委、区政府在公务用车改革试行办法中明确了有关纪律规定,区纪委也制定了相关的纪律。凡领取了交通补贴费的领导干部从车改方案执行当月起,在市区内的一切公务活动需用交通工具的,其费用一律由个人支付,区纪委、监察局也制定了相应的《公务用车改革纪律规定》,对违反规定擅自购买、配备公务用车,一律没收上缴;领取公务交通费的所有人员,不准向管理服务对象借用车辆或接受赠车;不准利用职权和工作关系找管理服务对象无偿添加油料,获取车辆配件以及报销交通费用等涉及个人的费用;不准擅自提高或巧立名目变相提高公务交通费的发放标准;享受公务交通补贴的所有干部,不准为节约交通补助费用而延误、影响正常公务活动的开展。
第五篇。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问题分析及对策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问题分析及对策.txt有谁会对着自己的裤裆傻笑。不敢跟他说话却一遍一遍打开他的资料又关上。用了心旳感情,真旳能让人懂得很多事。╮如果有一天,我的签名不再频繁更新,那便证明我过的很好。教育园地教育园地cangsang
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问题分析及对策
姜薇薇
摘要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
的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
,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从大学生消费的心理需求、社会消费环境对大学生消费心理产生的影响出发,以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为主题,针对他们的消费特点
,提倡大学生消费责任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现状在
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其消费观
念的塑造和培养将对一生的品德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
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特殊消费群体。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城市级别和区域的学生,消费又不同,因此
,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和引
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在大学里倡导积极向上的消费文化
,对大学生成长和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1.消费方式。消费方式可以是消费观念及行为的统一体,是
同主观意念或动机相联系的消费行为。以大学生服装消费为例,他们对于服装的感性取向比较突出,但这种感性主要源于朴素
的实用观念
,是从感性出发对服装使用价值的强调,既不同于完全的理性抉择
,也迥异于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念,再如大学生对日用品
(洗发水等)的选择
,多数人注重质量,但又不具有准确鉴别
质量的能力
,于是便表现出较强的从众效应,受广告引导、他人示范的影响
,这是在理性抉择能力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
,大学生消费依据个人经验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追求。总体上来说
,大学生消费仍可看作是经验性消费。
2.消费结构。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
多数人认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高消费和浪费
严重。表现在除正常的伙食费、书、文具和日用品外,大学生的其
他开支比较大
,所占的比例也偏高。如外出旅游、社交活动消费(主要用于同学和朋友之间活动请客和送礼等)、文体活动消费
(舞会、影视、体育比赛的门票和体育用品等)。另外还有购买服装、电话费
,男生的烟、酒,女生的化妆品,开销也比较大。
3.消费能力。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
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
,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
,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
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左右为难的状态。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现在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
,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大学生高消费的心理。近几年由于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部分家庭已经先富起来了
,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
消费心理较为普遍
,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学校的贷款往往贷不出去
,有的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宁可在家向亲友东拼西借,也不愿向学校贷款
,把贷款当作是丢人的事。··
2008·3
2.家庭因素。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
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尤其是子女上大学后
,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也不能在外
“苦”了孩子。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
,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创造了各方
面的条件
,使他们有优越感
,他们的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给同学
起到误导的作用。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经济上也得到了保证。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
,往往借钱也要满足自己子女的需要。
3.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
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心理学家按照它发生的先后将其概括为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感过程和意志
过程三个方面。消费心理从认识过程经历情感过程直至发展到意志过程
,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同时
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其特殊的消费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即消费者对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
注意等活动对商品属性以及各方面联系的综合反映过程。处于18~24岁的大学生智力水平较高,思想活跃
,富于幻想,敏感性
和好奇心强烈。多数大学生主动通过同学、家庭及网络等获得所需商品的信息。大学生有多元的价值目标,同时拥有科学知识,较强的学习能力
,勇于尝试和探索
,因此对新产品有较高的敏感
度。旅游消费、信息消费等新的消费方式在校园的火爆可见一斑。然而因心理的不完全成熟,消费经验和技巧的缺乏
,大学生
容易进入从众消费、冲动消费等误区。(2)情感过程
:在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认识过程中,产生
的满意或不满意
,高兴或不高兴的心理体验,构成有特色的对商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006,(4).[5]陈桂生
.新时期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对策.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姜薇薇
江苏建东职业技术学院(责编张文娟)··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