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众安全感提升看打击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都是不断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新期待,全力提升群众的安全感。下面,结合自己在xx县挂职锻炼的工作体会,浅谈一下打击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近年来的公安工作实践证明了打击犯罪总量与群众的安全感成正比关系,打击总量越大,群众安全感越高

xx县是一个百万人口大县,民风彪悍,严重刑事犯罪、侵财犯罪多发。自2005年新一届公安局党委班子成立以来,坚持以打开路,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打击总量明显扩张,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攀升。

2005年,全局破获刑事案件744起,批准逮捕254人,移送审查起诉150余人,抓逃126人;2006年,全局破获刑事案件2068起,批准逮捕255人,移送审查起诉311人,抓逃192人,群众安全感为91.2%;2007年,全局破获案件2953起,批准逮捕244人,移送审查起诉356人,抓逃278人,群众安全感为92.5%,较06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全局破获刑事案件1468起,批准逮捕115人,移送审查起诉168人,抓逃102人,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命案,群众安全感为94%,较去年上升了1.5个百分点。

通过数字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总量与群众的安全感呈正比关系,打击力度越大,群众的安全感越高。

二、人民群众对生命、财产、子女和社会秩序等安全的基本需求决定了群众的安全感与打击犯罪密不可分

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对生命、财产、子女及社会秩序的安全需求,而公安机关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因此,打击犯罪的力度、社会治安形势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尤其是四类案件,最为群众关注,也最为影响群众的安全感。

(一)命案、爆炸、投毒等重大恶性案件对影响群众安全感具有直接性。生命安全是群众最基本的需求,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人民群众就会处于惊恐状态,就根本谈不上安全感。因此,重大恶性案件具有社会危害性大、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2005年1月14日,xx县发生了“1.14”特大恶性杀人案件,犯罪分子将县人大副主任杨金钟夫妇绑架后杀死,并残忍分尸、煮尸。此案的发生成为全县群众街头巷尾谈论的对象,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恐慌,群众谈之色变,治安安全感和对公安机关的满意率大幅度下降。后在xx县公安局党委的努力下,该案最终成功破获,犯罪分子悉数被抓获,群众安全感才有所回升。近年来,上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命案侦破,提出了“命案必破”的工作目标。xx县公安局始终把命案侦破作为打击刑事犯罪的龙头,对现行命案聚全局之力合力攻坚,2007年实现了命案发4破4,极大地震慑了犯罪,08年以来,继续保持对打击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命案,人民群众安全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94%,居全市县(区)第2名。

(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对影响群众安全感具有广泛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物欲的刺激促使一些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迅速增多。由于该类案件突发性强,涉及区域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财产甚至人身安全,因此,广泛影响着群众安全感。例如:xx县公安局在2006年8月份打掉的集盗窃、抢劫、强奸为一体的犯罪团伙,破获盗窃、抢劫、强奸隐案达54起,该团伙成员徐乃荣、张振中等人疯狂作案,多次盗窃耕牛,如果被群众发现便以暴力手段实施抢劫,甚至入室强奸,被强奸的女子中,最小的不足10岁,最大的在60岁以上,给群众造成了极大的心里恐慌,社会影响十分恶劣,许多群众夜间把耕牛缰绳拴在自己的手腕上睡觉以防被盗。该系列案件破获后,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安全感也随之上升,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三)黑恶势力犯罪对影响群众安全感具有强烈性。黑恶势力犯罪不仅直接侵犯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权利,而且强烈影响到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评价,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如果黑恶势力不及时铲除,会渗入到政治、经济、治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xx县公安局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始终把打黑除恶作为工作的重点,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的原则,不让其坐大成势,没有形成黑势力团伙,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

(四)涉及校园周边案件对影响群众安全感具有敏感性。父母最为关注孩子的安全和教育问题,因此,校园周边社会治安秩序的好坏,直接

关系着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也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神经。xx县公安局紧紧抓住这一关系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切入点,深入开展了以整治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环境秩序为主要内容的“校园蓝天行动”,共打掉违法犯罪团伙10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5名,带破各类案件193起,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大为改观,人民群众特别是在校师生对校园治安秩序满意率达85.2%

,有力提升了群众安全感。

三、充分发挥打击职能,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

(一)完善考评机制,提供科学完善的制度保障。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打击职能,科学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是保障,而绩效考评的核心是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为此,必须要在充分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上建章立制下功夫。xx县公安局针对今年打击“两抢一盗”工作曾一度落后的局面,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实行每日一排名,每十天一通报,并将专项斗争纳入“中原卫士杯”竞赛活动进行考评,对于其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报功或嘉奖,排名后3名的派出所和排名末位的实战单位年终不得评先。同时,加大问责力度,制定了强有力的责任追究制度,民警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

(二)灵敏感应触角,建立高效的快速反应机制。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对于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据国外刑侦专家调查统计:案发后3分钟刑侦人员及时到达现场,破案率可提高79%;5分钟到达现场,破案率可提高49%;10分钟到达现场,破案率可提高12%。这说明,快速反应在打击犯罪中至关重要。以xx县公安局为例,近年来,xx县公安局着力加强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建成城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完善了350m集群通讯系统,实现了对全县交通要道、重点部位的实时监控,并在县域边际设立了5个出县卡点,在城关设立了21个城区卡点,初步形成了以视频监控为“眼”,以通讯网络为“耳”,以卡点布控为“手足”的一体化技术防范体系,确保一旦发生重大警情,立即形成一道天罗地网。同时,在城区,组建了一支30名社会青年为成员的巡防大队,并与巡警大队民警协作配合,实行24小时昼夜巡逻,使全县的快速反应机制不断健全,打击犯罪的能力明显增强。2006年,全县侦破的7起命案均因出勘快、访问快、堵截快、控制快而实现了快侦快破,最短的2小时即告破获,最长的在7日内破案;2007年,全县4起命案均因反应迅速而及时实现全破。

(三)科学整合警力,对命案等重大案件迅速侦破。由于命案等重大案件影响恶劣,如果不及时侦破,势必会极大地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因此,对此类案件公安机关必须合力攻坚,快侦快破。2007年10月3日上午,xx县项店镇路楼村路得红夫妇被人杀死,xx县公安局接报后,局领导立即赶赴现场,迅速调集100余名警力,仅用半小时就将凶手抓获。在侦破“2007.6.6”杀人案中,xx县公安局通过现场提取的可疑指印、鞋印,迅速锁定嫌疑人并集全局之力,仅用6个小时就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赵长彬。

(四)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案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行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案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群众的安全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待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案件必须及时开展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遏制案件的高发态势。今年,针对多发性侵财犯罪高发的特点,省委政法委部署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就xx县而言,通过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先后打掉“两抢一盗”团伙23个,抓获“两抢一盗”违法犯罪嫌疑人401名,批捕115人,起诉168人,使全县“两抢一盗”案件发案率大幅度下降,截至6月底,110接警台仅接到“两抢一盗”案件报警166起,发案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4.2%,立案821起,与去年同比下降了36%。特别是6月份,全县受理“两抢一盗”案件报警12起,在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县实现这样低的发案率,充分说明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收到了切切实实的效果。

(五)狠抓执法质量,确保对犯罪分子打击到位。严格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确保严打斗争顺利推进的关键。只有狠抓执法质量的提高,确保对犯罪分子打击到位,才能有力震慑违法犯罪,才能提高群众安全感。xx县公安局党委提出了“执法求质量,办案出精品,工作上台阶”的总体工作思路,要求全体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法,力求“稳、准、狠”地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并制定了执法奖惩制度和执法质量一票否决等制度,民警依法办案意识明显增强,执法质量明显提高。仅从起诉数看,xx县公安局从05年的起诉150人提高到07年的起诉356人,上升增幅高达137.3%,这不仅表明打击刑事犯罪力度到位,而且表明了执法质量有了明显提高。06年以来,xx县公安局未形成一起新的涉法上访案件,充分说明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满意率和对社会治安满意率都有了明显提高。

(六)打牢群众基础,向人民群众要警力、要战斗力。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是做好各项公安工作、全面夺取严打整治斗争最后胜利的不竭动力。要最大限度获取犯罪线索,实现打击犯罪的突破,就必须向人民群众要警力,向民心要战斗力。2007年,xx县公安局在开展以户口核对为龙头的公安基础工作中,要求民警深入群众,把户口核对与摸排犯罪线索、列管重点人口、排查矛盾纠纷、了解社情民意、密切警民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仅通过户口核对工作就破获刑事案件129起,打击处理64人;摸排重要逃犯、案件线索41条,抓获逃犯23人;打掉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做好公安工作的不竭源泉。

第二篇:从群众安全感提升看打击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群众安全感提升看打击在公安工作中的

地位和作用

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主业,是提升群众安全感的根本途径。孟建柱部长指出:“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和衡量社会治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当前,省委政法委部署开展的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和全省公安机关统一开展的“中原卫士杯”破案追逃防控竞赛活动等,其根本出发点都是不断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新期待,全力提升群众的安全感。下面,结合自己在xx县挂职锻炼的工作体会,浅谈一下打击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近年来的公安工作实践证明了打击犯罪总量与群众的安全感成正比关系,打击总量越大,群众安全感越高

xx县是一个百万人口大县,民风彪悍,严重刑事犯罪、侵财犯罪多发。自xx年新一届公安局党委班子成立以来,坚持以打开路,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打击总量明显扩张,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攀升。

xx年,全局破获刑事案件744起,批准逮捕254人,移送审查起诉150余人,抓逃126人;xx年,全局破获刑事案件2068起,批准逮捕255人,移送审查起诉311人,抓逃192人,群众安全感为91.2%;xx年,全局破获案件2953起,批准逮捕244人,移送审查起诉356人,抓逃278人,群众安全感为92.5%,较06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xx年上半年,全局破获刑事案件1468起,批准逮捕115人,移送审查起诉168人,抓逃102人,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命案,群众安全感为94%,较去年上升了1.5个百分点。

通过数字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总量与群众的安全感呈正比关系,打击力度越大,群众的安全感越高。

二、人民群众对生命、财产、子女和社会秩序等安全的基本需求决定了群众的安全感与打击犯罪密不可分

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对生命、财产、子女及社会秩序的安全需求,而公安机关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因此,打击犯罪的力度、社会治安形势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尤其是四类案件,最为群众关注,也最为影响群众的安全感。

命案、爆炸、投毒等重大恶性案件对影响群众安全感具有直接性。生命安全是群众最基本的需求,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人民群众就会处于惊恐状态,就根本谈不上安全感。因此,重大恶性案件具有社会危害性大、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xx年1月14日,xx县发生了“1.14”特大恶性杀人案件,犯罪分子将县人大副主任杨金钟夫妇绑架后杀死,并残忍分尸、煮尸。此案的发生成为全县群众街头巷尾谈论的对象,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恐慌,群众谈之色变,治安安全感和对公安机关的满意率大幅度下降。后在xx县公安局党委的努力下,该案最终成功破获,犯罪分子悉数被抓获,群众安全感才有所回升。近年来,上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命案侦破,提出了“命案必破”的工作目标。xx县公安局始终把命案侦破作为打击刑事犯罪的龙头,对现行命案聚全局之力合力攻坚,xx年实现了命案发4破4,极大地震慑了犯罪,08年以来,继续保持对打击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命案,人民群众安全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94%,居全市县第2名。

“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对影响群众安全感具有广泛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物欲的刺激促使一些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迅速增多。由于该类案件突发性强,涉及区域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财产甚至人身安全,因此,广泛影响着群众安全感。例如:xx县公安局在xx年8月份打掉的集盗窃、抢劫、强奸为一体的犯罪团伙,破获盗窃、抢劫、强奸隐案达54起,该团伙成员徐乃荣、张振中等人疯狂作案,多次盗窃耕牛,如果被群众发现便以暴力手段实施抢劫,甚至入室强奸,被强奸的女子中,最小的不足10岁,最大的在60岁以上,给群众造成了极大的心里恐慌,社会影响十分恶劣,许多群众夜间把耕牛缰绳拴在自己的手腕上睡觉以防被盗。该系列案件破获后,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安全感也随之上升,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黑恶势力犯罪对影响群众安全感具有强烈性。黑恶势力犯罪不仅直接侵犯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权利,而且强烈影响到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评价,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如果黑恶势力不及时铲除,会渗入到政治、经济、治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xx县公安局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始终把打黑除恶作为工作的重点,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的原则,不让其坐大成势,没有形成黑势力团伙,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

涉及校园周边案件对影响群众安全感具有敏感性。父母最为关注孩子的安全和教育问题,因此,校园周边社会治安秩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也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神经。xx县公安局紧紧抓住这一关系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切入点,深入开展了以整治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环境秩序为主要内容的“校园蓝天行动”,共打掉违法犯罪团伙10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5名,带破各类案件193起,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大为改观,人民群众特别是在校师生对校园治安秩序满意率达85.2%,有力提升了群众安全感。

三、充分发挥打击职能,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

完善考评机制,提供科学完善的制度保障。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打击职能,科学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是保障,而绩效考评的核心是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为此,必须要在充分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上建章立制下功夫。xx县公安局针对今年打击“两抢一盗”工作曾一度落后的局面,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实行每日一排名,每十天一通报,并将专项斗争纳入“中原卫士杯”竞赛活动进行考评,对于其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报功或嘉奖,排名后3名的派出所和排名末位的实战单位年终不得评先。同时,加大问责力度,制定了强有力的责任追究制度,民警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

灵敏感应触角,建立高效的快速反应机制。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对于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据国外刑侦专家调查统计:案发后3分钟刑侦人员及时到达现场,破案率可提高79%;5分钟到达现场,破案率可提高49%;10分钟到达现场,破案率可提高12%。这说明,快速反应在打击犯罪中至关重要。以xx县公安局为例,近年来,xx县公安局着力加强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建成城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完善了350m集群通讯系统,实现了对全县交通要道、重点部位的实时监控,并在县域边际设立了5个出县卡点,在城关设立了21个城区卡点,初步形成了以视频监控为“眼”,以通讯网络为“耳”,以卡点布控为“手足”的一体化技术防范体系,确保一旦发生重大警情,立即形成一道天罗地网。同时,在城区,组建了一支30名社会青年为成员的巡防大队,并与巡警大队民警协作配合,实行24小时昼夜巡逻,使全县的快速反应机制不断健全,打击犯罪的能力明显增强。xx年,全县侦破的7起命案均因出勘快、访问快、堵截快、控制快而实现了快侦快破,最短的2小时即告破获,最长的在7日内破案;xx年,全县4起命案均因反应迅速而及时实现全破。

科学整合警力,对命案等重大案件迅速侦破。由于命案等重大案件影响恶劣,如果不及时侦破,势必会极大地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因此,对此类案件公安机关必须合力攻坚,快侦快破。xx年10月3日上午,xx县项店镇路楼村路得红夫妇被人杀死,xx县公安局接报后,局领导立即赶赴现场,迅速调集100余名警力,仅用半小时就将凶手抓获。在侦破“xx.6.6”杀人案中,xx县公安局通过现场提取的可疑指印、鞋印,迅速锁定嫌疑人并集全局之力,仅用6个小时就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赵长彬。

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案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行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案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群众的安全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待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案件必须及时开展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遏制案件的高发态势。今年,针对多发性侵财犯罪高发的特点,省委政法委部署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就xx县而言,通过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先后打掉“两抢一盗”团伙23个,抓获“两抢一盗”违法犯罪嫌疑人401名,批捕115人,起诉168人,使全县“两抢一盗”案件发案率大幅度下降,截至6月底,110接警台仅接到“两抢一盗”案件报警166起,发案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4.2%,立案821起,与去年同比下降了36%。特别是6月份,全县受理“两抢一盗”案件报警12起,在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县实现这样低的发案率,充分说明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收到了切切实实的效果。

(五)狠抓执法质量,确保对犯罪分子打击到位。严格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确保严打斗争顺利推进的关键。只有狠抓执法质量的提高,确保对犯罪分子打击到位,才能有力震慑违法犯罪,才能提高群众安全感。xx县公安局党委提出了“执法求质量,办案出精品,工作上台阶”的总体工作思路,要求全体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法,力求“稳、准、狠”地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并制定了执法奖惩制度和执法质量一票否决等制度,民警依法办案意识明显增强,执法质量明显提高。仅从起诉数看,xx县公安局从05年的起诉150人提高到07年的起诉356人,上升增幅高达137.3%,这不仅表明打击刑事犯罪力度到位,而且表明了执法质量有了明显提高。06年以来,xx县公安局未形成一起新的涉法上访案件,充分说明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满意率和对社会治安满意率都有了明显提高。

打牢群众基础,向人民群众要警力、要战斗力。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是做好各项公安工作、全面夺取严打整治斗争最后胜利的不竭动力。要最大限度获取犯罪线索,实现打击犯罪的突破,就必须向人民群众要警力,向民心要战斗力。xx年,xx县公安局在开展以户口核对为龙头的公安基础工作中,要求民警深入群众,把户口核对与摸排犯罪线索、列管重点人口、排查矛盾纠纷、了解社情民意、密切警民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仅通过户口核对工作就破获刑事案件129起,打击处理64人;摸排重要逃犯、案件线索41条,抓获逃犯23人;打掉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做好公安工作的不竭源泉。

第三篇。警务沟通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11、警务沟通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警务沟通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顺利开展公安工作的前提条件,良好的警务沟通能够让我们在公安工作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警务沟通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是加强内部管理与协调;争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理解、配合、支持与合作;增进警民情感交流,改善警民关系,从而使警务工作有效地开展。

2、在群众工作中怎样化解公安工作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这“新四难”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创新是组织工作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没有文化就没创新,文化是创新的活力源泉。我们要把文化活力转化为创新动力,把创新文化要素转化为组工干部的内在追求目标,以学习培育创新、以活动引导创新、以机制激励创新,推动组织工作不断创新与发展。要坚持在活动中创新。通过开展组工干部联系点、组工干部驻村、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组工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在各种活动中发挥组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示组工干部的创新能力。要搭建创新平台。要求组工干部对组织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认真总结典型事例,鼓励组工干部积极向外投稿。对组织工作创新成果实施奖励,充分调动基层参与组织工作创新的积极性。

服务是组织工作永恒的主题,我们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围绕组织工作要更好地为中心工作大局服务,为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让党委满意、让人民满意的目标要求,通过文化建设,使制度建设这种“外在文化”转变为全体组工干部的“内在文化”,进而转化为自觉行动。

组工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组工干部在长期的组织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具有组织部门特色的理念体系和行为准则。我们从弘扬组工精神、提高全员素质、完善组工机制、营造和谐氛围入手,不断打造以公道正派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组工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