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公安警务体制改革的详细资料介绍
关于公安警务体制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大庆市公安局自2005年推行警务改革以来,全市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整体执法质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被誉为全国公安系统“五大亮点”之一。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2008年到大庆视察时指出:“大庆市公安局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警务改革,创造了一套扁平式的管理新经验、新方式,提高了社会管理的水平,加强了社会面的控制,预防了很多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刑事案件,解除了很多民事方面的纠纷,为实现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公安部、省委、市委领导也分别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市公安警务改革经验。2010年,市公安局荣获全市“改革创新奖”和“最佳成效奖”。按照市委主要领导要求,我们深入全市公安系统各个层面认真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探寻改革足迹,总结工作经验,全面深入解读我市公安警务改革。
一、大庆市公安警务改革的基本模式
2005年1月,市公安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和全国第二十次公安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大庆实际,本着精简、统
一、效能原则,率先在全国地市公安系统中开展以“扁平化”管理为主要模式,全口径、全覆盖、城乡齐动的公安警务改革,在建立现代公安警务机制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一是垂直管理,变“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为“条块结合、以条为主”。改革前,各区公安分局人、财、物和党组织关系由所在区管理,市公安局只对干部任用行使有限的协管权;改革后,市公安局对各公安分局实行人、财、物和党组织关系的直接管理,各区对本地分局的业务工作具有协调、指导权,对干部管理具有监督、建议权;分局的经费统一由市财政保障,作为一级预算单位,独立设置账户,直接对口市财政,自主管理财务,市局对分局财务管理行使监督权。
二是减少层次,变市局、分局、派出所三层管理为市局、分局两层管理。根据警务实际,综合考虑出警半径、治安状况等多种因素,按照辖区实有人口10万人左右、配置警力100-150名标准,撤销派出所管理层级,把市区10个公安分局和70个派出所合并,重新设置为20个公安分局,作为综合性独立作战实体,行使县级公安机关和派出所的职权,实现三级管理为两级管理。
三是整合机构,变“多部门、多警种、多派出所”设置为“三警种、一部门”。在市区分局,内设社区警务、治安巡防、刑事侦查和法制综合三个警种一个部门,内设机构由平均20个左右统一合并为4个;将反恐处与情报信息中心合署办公,将社区、经保工作由市局治安支队转为国保支队管理,构建“大情报”、“大国保”工作体系。在县局,工作职能由指导转为实战,内设机构由原来平均30个左右整合为8个,撤销县城内的全部派出所。在农村,将全市61个农村派出所合并为31个中心派出所。
四是优化组合,在社区、治安、刑侦“三警种”实行“二人一组、三组一队”建制。“二人一组”即搭档制,实现强弱搭配、互相学习、彼此监督、保障安全目的,构成最基本的战斗单元。“三组一队”即6人队,是最小的作战实体。“两人一组、三组一队”,是大庆公安警务改革的首创模式。
五是全警下沉,深化公安交管、消防体制改革,形成全警管交通、全警管消防新格局。按照“扁平化”模式进行机构调整,市局将交警支队的9个勤务大队、公安消防支队的6个消防科人员全部下沉分局,与分局社区、治安共同负责交通、消防工作。城市分局对辖区的交通安全、消防管理负有全责。交警支队、消防支队负责对分局交管、消防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
二、大庆市公安警务改革的主要成效
新体制催生新机制,新机制彰显新成效。市公安局充分发挥警务新机制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改善环境、方便群众等方面作用,圆满完成奥运会火炬传递、油田开发建设50周年、大庆建市30周年以及接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等10多项重大活动安全保卫任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一是创新勤务模式,警务效能显著提升。市公安局遵循“快出、细查、慎调、公处”的管理原则,实行了“三警捆绑、责任共担”等勤务方式,改进公安行政管理,显著提高出警效率和应急能力。指挥链条更短。通过实施“垂直管理、减少层次”,使指挥更便捷、处置更高效。改革前,分局的警务指挥警令传递从分局局长到民警大体要经过局长、副局长、大队长、副大队长、中队长、警长、民警7个层次,改革后,只需要经过局长、副局长、队长即决策、组织和执行3个层次,大大提高警令传递速度。出警反应更快。实施“动态式勤务”新机制,按照城区百名民警4台警车巡逻标准,全天候开展辖区巡逻,最大限度地将警力投放在案件高发时段、地段,民警在运动中接受指令,做到每一部行驶在街上的警车,不分警种、不分辖区,随时随地接受群众报警,出警反应时间由改革前的平均15分钟,提升到目前的平均9分钟,动态反映能力大大增强。同时,在全省率先成立城市应急指挥中心,通过有线、无线等多种形式调度警力,有力提升了城市应急管理水平。防控手段更新。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推进网上服务大厅建设,建设完善特种行业信息采集、交通监控、安全监管等防控系统,在全市公共区域、重点部位建设监控探头2.4万个,2005年以来,共采集非现场执法数据110余万条,抓获网上逃犯6413人,公安情报信息搜集、研判和平台整理等功能明显增强,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全面提升。
二是突出打防并重,社会治安形势根本好转。市公安局积极构建“以命案侦防带动整体侦防、打防控一体化”格局,充分发挥“三警联勤”优势,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开展“百日冬防会战”、“抓逃专项行动”、“整顿油田秩序”等专项斗争,社会面控制和打击犯罪能力显著提高,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主要业务指标显现“有升有降”的良好局面。八类主要刑事案件逐年下降。2009年,发生抢劫案434起、命案59起、扒窃案198起,比2004年的1937起、158起、3287起,分别下降77.6%、62.7%、78%。严重侵害油田生产安全的开井放油案件大幅下降。由2004年的日均开井35井次,减少到2009年的日均开井4.5井次,下降87.1%,在全国整治油气田治安秩序专项行动中,连续四年被排除在重点整治地区之外,成为全国治安最好的油田。案件侦破能力明显增强。改革后,全市命案年均破案率达到95.4%,比改革前的76.6%提高了18.8个百分点。以2009年为例,破获刑事案件16697起、抓获刑事作案成员5374人,比改革前2004年的9787起、3975人分别提高70.6%、35.2%。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随着公安警务改革的深入,基层警力的增加,社会面控制和打击能力大大增强,曾经在公交站、商场等公共场所一度猖獗的扒窃、抢劫等犯罪案件明显减少,2009年仅发案586起,较2004年下降80%。群众普遍反映“以前逛商场几乎天天能看到小偷,现在一年到头也看不到踪影”。2009年,公安机关对12.5万名群众进行民意测评,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率达到98.3%。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10、1
19、120、122等救援电话,集报警、接警、处警、执行、反馈为一体,形成市级、区县及专业队伍建设三级应急联动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形成“测、报、防、抗、救、援”六位一体应急指挥体系,实现公共安全资源快速、高效、统一调度。进一步建立综合危机管理信息平台,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数据库,健全应急管理维护机制,实现危机信息资源的共享。进一步制定符合实战需要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对群体性事件、暴力恐怖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规律特点的研究,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在提升执法水平上下功夫。随着公安警务改革的深化,提升执法质量、打造全能警察,对公安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牢固树立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的思想,大力开展科技练兵活动,加强科技建设、科技应用、科技队伍、科技保障建设,强化干警科技素质,推动公安警务工作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进一步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广辟选人用人渠道,提升全体公安民警的知识结构,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强警格局。进一步加大公安干警的教育训练力度,按照“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要求,实施严格教育训练计划,强化干警的业务技能和体能素质,提高警务保障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党和人民满意的政法队伍。
四是搞好宣传推介,在营造良好氛围上下功夫。公安警务改革是我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典型,是我市新一轮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进一步加强对内宣传,在全市主要媒体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宣传改革成果、推荐先进典型,赢得社会各方的支持和理解。以公安警务改革的成功实践为典范,在全市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推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放思维,为深化各项改革奠定坚实思想基础。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积极做好向国家、省推荐宣传工作,赢得上级部门的关怀重视和大力支持。五是争取各界支持,在强化保障上下功夫。公安警务改革不是公安系统一家的事情,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界给予重视和支持。进一步解决好编制增加问题,虽然通过改革,全市一线干警有了大幅增加,但我市基层绝对警力仍然不足,广大公安干警仍然处于加班加点、超负荷的工作状态,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区建设快速推进,公安保卫任务将越来越繁重,增加基层干警数量,才能更好解决有人干事、有人管事、有人负责问题。进一步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研究制定公安机关装备配备、各项经费开支定额等标准,增加公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障公安机关办公、办案的经费支出。进一步落实好从优待警各项政策,坚持人本理念,健全完善抚恤、医疗救助、因公伤亡保险、特困民警救助、超时工作补助、休假等制度,注重心理疏导,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不断增强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