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现代生活的心得体会
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2010年5月14日到16日,我非常幸运的参加了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运河之都,韩信故里,母爱之都的淮阴,聆听了吴永军教授的《谈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赵志祥老师的《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想法》、薛瑞萍老师的《我们班的日有所诵》、窦桂梅老师的《朗读新解》等学术报告,观摩了王文丽、倪海霞、徐小童、赵志祥、孙建峰、周益明、薛法根、孙双金、窦桂梅等名师的课堂教学。短短两天半,感动多多,收获多多。
在名师的课堂上,我们都感受到了一种“回归”,从教学手段到教学内容,简约朴实中体现着洗尽铅华的美。而在谈到自己的备课思路时,几位名师也不约而同地强调“简单”、“简约”。
本次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三个理念是。文化、简单、原点。一谈“文化”。
“人文性”是语文固有特性,对此,老师大都耳熟能详。但如何体现,如何落实,一线的老师们,尤其是小学老师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我则是很少具体思考,在教学中偶有涉及,那也是蜻蜓点水,过眼烟云,很少把它上升到应有的高度来对待。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在“谈谈文化语文”的讲座中让我对语文的“人文性”有了醍醐灌顶之快感。语文中的“文化”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既具有同源性,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也许和语文学科强调的“人文性”大致相当吧。吴永军教授是从元素的角度来剖析语文中的文化的,他认为语文中的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精神品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判情趣。在精神品质方面,他特别强调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受此启发,我认为我当下要思考和努力实践的是:
(一)、有哪些适合小学生的文化元素。
(二)、如何挖掘语文教材内和语文教材外的“文化”点,以此形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和文化增长点。
(三)、如何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中渗透“文化”。二谈“简单”。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当然还有一些难忘的片段,例。王文丽的《桂林山水》能设身处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拓思路培养学生及写作、读书方法的总结;周益民老师的民间故事《巧女故事》使我们回味着最原始、最实在的故事;孙双金老师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提出“幸福是什么。”给学生,也给我们深深的思索,让我们学会
爱,爱自己,爱别人,真爱一次就够了。
综上所述,本次教学观摩,收获是较多的,关键是如何吸收借鉴,从而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之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