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与思考

调研报告书

项目名称:青岛港港口建设与转型——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项目时间:2014年7月25日—9月1日团队名称:一带一路实践队指导老师:

团队成员:马梦琪高鹏郭煜聂永强王英杰邹继龙杜霞(有错误改下哦)

目录

序论……………………………………………………………………………………………….2

调研摘要…………………………………………………………………………………….

2前言………………………………………………………………………………………….2正文……………………………………………………………………………………………….2

一:悠悠历史与新希望…………………………………………….2

二:蓝色起点与现代化建设…………………………………………4

2.1建国以来我国港口规划的回顾与总结……………………………….5

2.2青岛港软硬件建设与优劣势分析…………………………………..

52.3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6

三:新时代变革…………………………………………………..6

3.1青岛港区十二五规划建设内容…………………………………….6

3.2: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7

小结………………………………………………………………………………………………..7

结语………………………………………………………………………………………………..7

参考文献…………………………………………………………………………………………..7

社会实践证明材料…………………………………………………………………………………8

摘要:

值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青岛港转型的时间节点,分析青岛港的发展历程与优势,结合建国以来港口规划,找出青岛港转型的方向,为研究青岛港的转型提供参考。关键字:港口建设,青岛港,一带一路

前言:

去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时代命题。“一带一路”将港口功能强大、辐射区位优越的经济中心城市推向了重要枢纽节点的前沿位置。青岛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之一,正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在此时代背景下青岛港的港口建设值得人们关注。青岛港如何帮助青岛实现坚持海陆统筹,实现蓝色跨越的目标值得人们关注。青岛作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的战略支点,该怎样建设青岛港,值得每个关注青岛港发展的人思考。

正文:

一:悠悠历史与新希望■青岛港口建国前大事记

1892年,清政府开始在青岛湾内兴建人工码头。

1898年3月,《胶澳租界条约》签订,同年9月2日,栈桥和衙门桥码头成为货运码头,作为自由港向世界开放。

1901年,小港建成;3年后,大港第一码头北岸正式对外开放。

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他们着手扩建青岛大港,更加肆无忌惮地展开掠夺。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市提出了“以港养港”的建设方针,青岛港务管理机关对大港码头设施进行整治恢复工作。

——————————————来自半岛都市报整理

说起青岛建港,就不得不提到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李鸿章。1891年6月,李鸿章看完北洋水师的演习后,从威海南下到胶州湾视察。胶州湾的地形和所处地理位置的险要,让这位革新派大臣深有感触。“他认为这里是继旅顺、威海以南的第一大隘。立即上奏朝廷‘胶澳设防,实为要图’,朝廷批准了李鸿章的奏折。

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出于军事战略需要,决议在胶澳建置设防,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移驻胶澳。这便是青岛建置的开始。1892年,清政府开始在青岛湾内兴建人工码头。一座是位于小青岛西北向的前海栈桥,以供装卸物资和兵员上下。青岛栈桥长220米,宽10米,以石头垒筑桥身,水泥铺面,码头两侧装有从旅顺运来的铁制栏杆,前端设有吊架,便于起卸货物,亦称南海栈桥、铁码头、大码头。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码头,原是海礁形成的自然码头,经整修建成长100米,宽6米的桥式码头,也是石头垒筑桥身,水泥铺面,亦称衙门桥、蜗牛桥、小码头。这两座码头对青岛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有重要影响。

在港航业方面,船舶往来极盛,航运通达。青岛港外通朝鲜,北通辽宁,南通江浙闽粤,以及山东诸港,进出口贸易也变得活跃起来。特别是天后宫庙会期间,船舶云集于青岛口内,甚为可观。沿港的商铺越来越多,到了1897年春,已经增至65家。随着港航活动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文化生活也活跃起来。

追溯青岛的城市历史,从港口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探寻是一个有效且清晰的路径,青岛把清政府设防作为建置开始,其理由并不是简单的因为‘青岛口’有了驻兵和总兵衙门,成了军事重镇,才定义步入城市历史。而是在德国占领前,当时胶澳区域内因为港口航运和贸易,已经形成‘城镇’实体。青岛,是一座与港口伴生的城市,可以说没有港口也就没有青岛。以港立市,港兴城兴,港衰城衰。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针对实际情况,青岛市人民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以港养港”的建设方针,青岛港务管理机关对大港码头设施进行整治恢复工作。经过3年努力,使之复苏为新中国重要的对外经济贸易口岸之一。1973年2月份,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外贸需要,周恩来总理发出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青岛市随即成立建港指挥部,启动了建设青岛港口的大会战。1976年,青岛港新增各类装卸机械就到达了126台,从1972年首次引进门机以来,到1976年已发展到21台,港口吊装能力有很大改善。

这段时期,青岛港口最大的成就,就是建成了原油输出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的黄岛一期油码头。黄岛油港码头的建设在3年大建港期间(1973~1976年)被列入重要日程。为从速解决胜利油田原油输出问题,国家决定在青岛港开辟海上运输通道,原油码头港址选定在位于胶州湾西岸黄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港进入大规模投资建设的黄金时代。八号码头、黄岛二期油码头、前湾港一至四期工程„„一个个大项目相继启动,让青岛港的吞吐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87年青岛港口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而到了2010年,青岛港实现吞吐量3.5亿吨,集装箱完成1201万标准箱。

1993年12月,投资8.8亿元建造的包括6个深水泊位、年通过能力1700万吨的前湾港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前湾港一期的年通过能力几乎相当于青岛港老港区年通过能力的总和。可以说,前湾港一期的建成,开启了青岛港国际大港的新时代。

“十一五”时期,青岛海港口岸共开放启用码头泊位24个,同比“十五”时期剧增23倍,新增吞吐能力36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1000万标准箱,是口岸历史上开放程度最高的时期。青岛港(集团)前湾港三期集装箱码头7个泊位、液体化工码头(一期)、丽星物流液体化工码头2个泊位、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5个集装箱泊位、海洋石油工程(青岛)公司企业自用码头等先后开放启用。青岛港集团液体化工二期码头、油三期码头、吉宝码头、前湾四期集装箱泊位等实现了临时靠泊。

在“十二五”规划中,到2015年末,青岛港港口吞吐量达到4.5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到3.15亿吨,年均增长5%;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0万标箱,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440万标箱,年均增长8%;口岸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4%;海港口岸年出入境人员20万人次以上,其中接待邮轮60艘次、游客6万人次以上。新建董家口港实现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到2015年末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

这是新的希望,也是新的挑战。

二:蓝色起点与现代化建设

2.1建国以来我国港口规划的回顾与总结:

(一)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的港口处在恢复改造和早期发展阶段。此间港口发展规划以集中管理、高度统一为主要特征.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参考文献

[1]杨林,关于把青岛港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思考[a].中国海洋大学,2006[2]王海蛟,青岛港集团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5)[3]阎华,青岛现代物流产业的swot分析[j].商业经济,2005,(10)[4]蔡鸿,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的规划与策略[d].中国海洋大学,2005,(08)[5]青岛市政府,青岛口岸“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2014,

[6]新华网山东频道,青岛港引领港口企业”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升级[eb/ol].2015.3.18[7]百度百科,青岛港[db/ol],2015[8]丁一珈,青岛港驶入”互联网+”时代借互联网建智慧化港口[eb/ol].大众网,2015.3.18[9]半岛都市报,青岛港:一个城市的原点[n].2011.5.18[10]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eb/ol].2011[11]史国光,建国以来非国港口规划的回顾与总结[j].交通部规划研究院,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