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洋饭书》文化拓扑探究

摘要。《造洋饭书》一书出现于晚清时期,时值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从拓扑学的视角进行审视和分析《造洋饭书》,一方面可以就国人饮食特点和生活方式等文化角度,对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生活微观样貌特征展开研究;另一方面通过研究《造洋饭书》,也可以管窥当时中国社会科学翻译状况之一斑。

关键词:《造洋饭书》;翻译发展史;文化拓扑;拓扑学

一、引言

晚晴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不断入侵,中国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文化以求自强;由此,西方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掀起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关于中国翻译的发展,无论是发展的历史进程,还是翻译自身的本体面貌以及脉络演变,包括邹振环在内的无数学者都进行了系统性地研究与反思。甚至对于mti课程的中外翻译史的教学内容,也有所研究。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一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有别于西方,“吃”对中国人来说是为数不多的享受之一。而西方饮食是如何恰当地融合于近代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在《造洋饭书》中就可以很好地体现。本文尝试就《造洋饭书》一书,结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与交流,对中国晚清翻译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从拓扑学的视角进行审视与分析。

二、《造洋饭书》

1.西餐食谱的出现与流传。鸦片战争之后,西餐随着开埠的通商口岸开始深入到中国内陆。西餐的逐渐传入,使其自身所蕴含的较为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以及科学营养和卫生管理的理念、包括膳食合理的饮食方式等,这些对当时刚刚开始了解并逐渐重视科学的国人来说,无疑是新奇而受欢迎的。此后,西餐食谱应运而生。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末,是晚清西餐食谱集中面世的时段。除了本文所研究的《造洋饭书》之外,还有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西法食谱》,以及由《随园食单》和《西法食谱》拼凑而成的于1897年刊行的《华英食谱》。梁启超最先将西餐食谱著录在案。在其所编写的《西学书目表》(1896)下卷“杂类”中“无可归类之书”一列,《造洋饭书》与《西法食谱》就收录其中。《西法食谱》面对的是西方厨师,执行的是标准的西餐做法;而《造洋饭书》则是出于教导中国厨师做西餐的考虑。二者不同的西化途径——“全盘西化”与“中西调适”造成了它们不同的流传命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中国社科翻译在晚清阶段的发展历程。在翻译上主要涉及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类似的研究见金瑞与邵华(2019),李胜玉(2018)等。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造洋饭书》的“文化拓扑”探究。该书分十七类介绍了共271项西餐的配料及烹调方法。除去一些西方特有的食材外,如咖啡(书译磕肥)、咖喱(书译噶唎)和布丁(书译朴定)等,也介绍了一些通用食材的西餐料理方法,如添加奶油料理而成的熏鱼等。书中对于甜品也予以较高关注,占有一半篇幅,而这无疑与西餐饮食文化对甜品的重视有关。烹饪方法也有别于中国厨师,对于食材的处理多采用煮、煎、熏等。而烹饪理念方面,全书在开篇即引入厨房条例,强调厨房饮食卫生的重要性。条例中从清洗锅碗厨具,到厨余垃圾的处理,事无巨细。而这些十分西方的内容,在《造洋饭书》中全部有“不变性”的恒量保留。整本食谱由官话写成,对各种食材多采用音译的方法,其中,将pumpkin译作饭瓜缘于吴语,sweetpotato译作地瓜是北方话。更为主要且明显的变化是《造洋饭书》多使用中国本土计量单位。例如介绍“西洋菜冻”所需材料是“西洋菜一两”、“冰糖半斤”等;时间上,有“时辰”,也有“一刻时候”。这些有意识的本地化处理恰好体现出了拓扑变换中的“变化”。总体来说,《造洋饭书》就是在保持西餐食材、烹饪方法与烹饪理念等“不变特征”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本地化一系列变形的最终结果。

五、结语

晚清时期掀起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在中西民族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现在我们看中国翻译史的演变、更新、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其实是十分曲折复杂的。相较于一本距今约一两百年久远的晚清西餐食谱而言,《造洋饭书》当之无愧是高第丕夫人留于后世的一份宝贵遗产,在选词造句的斟酌上也生动地反映出了彼时中国的翻译发展状况。从文化拓扑的视角看,《造洋饭书》就是在保持西方饮食文化“不变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地化变形的最终结果。毋庸置疑,本文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造洋饭书》作为中国最早的西餐烹饪书,尽管笔者已最大限度的挖掘翻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但是所收集到的第一手史料其实并不多;其次,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也无法事无巨细的介绍相关知识的方方面面。因此,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择其要点,略及其余,以期唤起对中国翻译史发展的文化视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