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博物馆观后感

博物馆观后感

12国际商务a120124840865徐紫薇

为了在学习金融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习了解到一些关于金融和银行的历史知识,我们利用了课堂的时间来到了位于浦东大道的上海银行博物馆进行了参观。

上海自开埠以来,因“江海通津”的地理优势,不断引来“冒险家”逐鹿征战于此,近代被称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文化已深深渗透上海的历史。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走出课堂,了解银行业发展史,也是我们的必修课之一。

在这浓缩着上海150年银行发展史的展馆中,我们观看着珍贵的历史文物,体味着上海这个金融中心的演变历程,这堂在课堂之外的特殊课程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闻,更提升了我们对金融发展的认识。

通过文字介绍使我对上海银行博物馆有了大概的了解。上海市银行博物馆是中国工商银行创办的中国首家金融行业博物馆,1998年在工行董事长姜建清的大力扶持下开始筹备建馆,2000年4月正式开馆,1500平方米的展厅里陈列了2000余件展品,分主馆、钱币馆和展示厅三部分。

博物馆主体部分是浓缩上海银行业150年发展沧桑的主馆。进入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一幅描绘上海开埠之初外滩景象的巨型图片,当时已是百舸争流,一片繁华。此后,1847年,中国第一家银行———英国的东方银行开业;1850年,中国户部银行上海分行(后改为大清银行,1912年改为中国银行)设立;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其它还有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上海金融机构盛极一时。可银行业兴起的背后却是中国经济的萧条与行业的凋敝。上海30年代被誉为远东金融中心,但外商银行尤其是汇丰银行操纵金融数十年,它们可以发行钞票,决定汇兑,控制货币市场;国民党时期银行也没起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而40年代的通货膨胀更导致国民经济的崩溃,馆内就藏有一张新疆银行发行的面值高达60亿的纸币,堪称世界之最。第二部分体现了解放后到1978前上海银行业发展情况,此间虽取得很大成绩,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使银行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一切要到改革开放后才得到改观。第三部分是80年代后工商银行的发展史。为增加参观者的兴趣,馆内还设有“清末民初钱庄”、“兑银元”、“80年代初人民银行储蓄所”三个场景,再现当日景况,人像雕塑栩栩如生。

馆内还有一处场景则是反映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前身)下属一家小型储蓄所的。这是一间原式原样的20世纪80年代初的公平路储蓄所,门面、柜台、账台、厚厚的账户卡、陈旧的蘸水钢笔,甚至连竹壳热水瓶、木盖饮水缸等都是原物。从场景陈列的每一件原物中,可以看到当时银行的各项设施还比较落后。再想一想今天,当许多人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当代物品弃之如敝屣时,这一场景的保护显得格外重要,它令当时在场的许多人多少又找回了自己刚进银行时的记忆,同时也让金融业的百年变迁历史保持了连续性、完整性。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而这次的展览不仅仅是为了使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国的金融业和银行业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为了能够使我们透过历史来增强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一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都会接触很多有关于金融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学习和考试,而是在选择本专业类工作后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派上实际用处。为了更好地使我们认识到这些知识的重要性,这次的展览便做了一个很好的开头。

中国如今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身在中国身在上海,又同时学习了那么多有关经济方面的知识,更是应该发挥自己的知识来为中国将来的经济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历史的车轮在中国金融史上碾过留下了一段段光辉的历史成就,而未来的发展还是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要以史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前人留下的辉煌历史容不得我们挥霍,而是要更进一步地发扬和发展下去。

这一次的参观使我们在收货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开阔眼界的同时也使我们对于中国金融业和银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更加深刻和乐观的认识,而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对于今后中国金融业和银行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能更好地督促我们学习今后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