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南昌文化软实力的加强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同时,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撑。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相互融合进一步得到加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斯勒就曾直言不讳地说:“文化被称为21世纪最后一桶金,谁能挖到这桶金,谁就能主宰2l世纪。”在某种程度上,以文化、价值观念为主体的“软实力”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发挥程度,这也使得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国际关系竞争中成为了一个关键要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
一、“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最早提出“软实力”(softpower)概念的是美国哈弗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josephnye)教授,1990年,他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论文中提出了“软实力”理论。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从整体上来看,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硬实力”是指处于支配地位的各要素总和,包括基本资源、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力”则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无形影响力,“它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它能使别人自愿地跟随你或遵循你所制定的标准或制度,来按你的想法行事。”【2由于“软实力”概念体现出了依靠文化价值观念施加影响、参与国际事务竞争的新思路,自提出以后,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彰显出来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彰显出潜在的驱动力。
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3正因为如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并出台促进政策大力推动文化发展。如英国在1997年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citf),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拯救英国经济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法国提出了“文化欧洲”的设想,旨在建立欧洲文化共同体;日本政府在1996年提出了(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新加坡在2002年提出了要成为“一个文艺复兴城市”的发展战略;韩国1998年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确立了一整套推动文化全面发展的战略,不遗余力地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对外传播。在中国,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二、南昌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
2009年l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近两年,南昌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目标,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文化产业得到了发展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得到加强,有利于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渐趋完善。
1.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作为第二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南昌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市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方案和南昌el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在全省率先进行了专业文艺剧团的改革。2009年底,对市歌舞剧团、市京剧团、市越剧团、市采茶剧团和南昌文化会堂5个单位进行了改革,组建成了南昌市文化艺术中心、南昌演艺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昌市采茶剧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改革后,公司通过市场融资的方式相继启动了一批文化产业项目,为文化改革注人了新鲜血液。同时,将《南昌13报》、《南昌晚报》、《家庭医生报》、《健康之家》杂志和“家庭好医生网”等三报一刊一网,按照“办报经营两分开”的体制架构和“一报一公司、统分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组建成了南昌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为南昌文化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2.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近两来,南昌市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一,文化旅游发展迅速。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南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旅游、古色文化旅游和绿色文化旅游人数逐年增加。2010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498万人次,接待人境游客l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人98亿元,增长17%;第二,影视娱乐业不断壮大。万达影院、中影经典放影院等6家影城荧幕数已达35块,全年票房总收入已突破亿元,占据全省电影票房收人80%以上;新中原大剧院、八大山人国际演艺中心等演艺娱乐场所进一步拉动了演艺娱乐业的发展;第三,工艺美术市场持续繁荣。随着赣文化产品集散中心、文化大市场、城市雕塑艺术园等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文化工业产品都得到了较好地发展。“华夏笔都”文港镇文化用品企业达3000多家,文化用品产业总产值已超过20亿元;第四,文化产业项目稳步推进。红谷•慧谷创意产业园、华夏艺术谷、八大山人文化产业圈、酆湖半岛文化生态旅游区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之中,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经过多年的发展,南昌已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服务重点,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已经完成了八起义纪念馆、小平小道陈列馆、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等红色革命遗址的改扩建工程,实施了绳金塔、李渡酒窖、安义千年古村和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等古文化遗址的开发与保护,兴建了赣文化长廊、天香西景区,城区演艺厅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了市图书馆、广电大楼、报业大厦、群艺馆大楼等一批文化重点设施建设,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一一批“惠民工程”。至2010年,全市拥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lo座,文化馆1o座,博物馆、纪念馆11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共完成9项。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
南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现实困境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有力推动下,南昌的文化软实力有了明显提升。但与此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南昌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水平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还相对滞后,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同步,文化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南昌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1.城市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
当今社会,文化资源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资源。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南昌又是一座革命英雄城市,拥有一大批红色文化资源;同时,南昌也传承和发展了一批像南昌瓷板画、文港毛笔制作技艺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2010年统计数据,南昌有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30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但目前尚有部分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开发和保护,现有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整合,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2.文化产业发展尚未形成集群效应
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托的是文化产业集群。所谓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由众多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文化创意企业及相关机构,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成的产业组织,它包括了文化产业链上的所有上下游企业j。文化产业集群能有效地集合产业园区的文化资源,提高产业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文化产业间专业化分工,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目前,南昌虽然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6300多家,但大部分自立门户,处于“割据的状态”,文化资源、产品都比较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已建成的文化产业园商业化运作能力还比较弱,各功能分区还缺乏有效产业联系,尚未形成有机统一体。另外,从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来看,南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5%左右,与长沙、杭州等省会城市的10%~12%相比还有差距,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还比较低。
3.城市文化品牌的有效传播力不足
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形象和经济实力的有效载体。当今时代,城市问竞争已不仅仅只是经济实力间的较量,还在于城市品牌的竞争。近几年,南昌在文化品牌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在文化旅游上,现已基本形成了“红色、古色、绿色”三色文化旅游格局,在文化产业上,也有涌现出了不少产业先锋,如《家庭医生报》在国内发行量已突破50万份,成为了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健康、卫生类报纸;巴士在线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节目覆盖范围已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32个大中城市。但从整体上看,南昌现有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还相对不足,还缺少像“印象•刘三姐”那样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品牌文化建设之路还是任重而道远。
4.创新性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缺乏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文化发展繁荣之本。人才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在城市文化软实力竞争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据2009年统计数据(如表1),南昌共有文化从业人员72316人,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文化人才数量还不足。从从业行业来看,文化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出版发行、文化娱乐、文化艺术品生产和文化艺术服务等领域,从业人员的行业层次相对偏低。同时,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匮乏,特别是懂得市场运作、熟悉和掌握国际规则、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文化事业人才还比较缺乏;现有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还有限。整体上看,文化人才总量、结构、层次还不能适应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文化发展的“瓶颈”。
5.文化发展生态体制机制尚未健全
良好的文化机制体制能为文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使文化朝着良性的轨道发展。当前南昌文化发展的生态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制约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主要有:一是对发展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一些人思想尚未解放,没有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待文化建设,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相对不足;二是促进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政策体系尚未健全。在财政支持、经费保障上,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公共财政投人还相对不足,缺乏一套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在激励机制上,目前还尚未形成一套有效健全的激励体系;三是文化发展的市场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尚未形成;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对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影响了文化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南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医规划》要求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着力培育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形成若干特色文化产业集团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要求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丰富文化产品创造;全面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高水平的创作群体和领军人物。这一发展战略为南昌加快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也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整合城市文化资源,推出特色文化精品
“文化作为一种强势资源和能累积的存量存在,与其他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之间具有很强的可转换性。”_5因此,全面提升南昌城市文化软实力,要全面整合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创新现有文化资源的开发方式,推出特色文化精品,使文化资源成为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扩大城市影响的重要资源,将南昌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整合文化资源
今后,南昌要进一步加强对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八一起义纪念馆、小平小道陈列馆、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地有效整合,优化和完善红色文化旅游线路,使南昌成为国内著名的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要进一步推进对滕王阁、八大山人梅湖景区、西山万寿宫、安义千年古村等古色文化的挖掘、整理、整合,丰富文化内涵,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同时,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为契机,依托梅岭、天香园、象山森林公园、鄱阳湖南矶湿地等生态资源,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发展文化山水游、休闲度假游,扩大生态文化的影响力。
(2)创新开发方式
文化的活力在于创新,文化创新为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文化生产和产品开发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当前,南昌要立足于现有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主题开发、区域整合开发、多层次开发、体验式开发、新媒体开发等形式来有效开发现有文化资源。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数字化、多媒体、影像化等方式来创新文化资源的表现方式。要坚持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增强旅游产业中的文化元素,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探索一条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互动发展的路子。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首先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结合南昌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通过政策性贷款、项目补贴、创意奖励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各项金融资金要随财政收人的增长逐年增加;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发展前景好的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中小型文化企业通过抵押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商业汇票等方式来集资融资,并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再次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要大力支持和引导外资、个体、私营、民营企业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资和经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优化环境,强化保障
政府要加大对文化发展所需公共物品的投资,完善产业聚集区配套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动态、产业政策数据库,为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培训、会展、项目、法律等各种服务;设立南昌文化产业网站,推动文化服务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增强文化市场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文化服务市场;与此同时,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引导和管理,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设,维护合法经营,净化文化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