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学习心得(张立志)
第一篇: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学习心得(张立志)(最终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学习心得
张立志
20151107552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民族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高度,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刻论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工作方针、重点任务。这是全党全社会建设健康中国的行动指南,更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实践号令。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方针和目标,作出了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指导新形势下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全院及各科室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悠悠民生,健康最大,保障人民健康是我们党为人民奋斗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赢得世界赞誉。截至2015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6.34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0.1/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8.1‟;基本医保覆盖95%以上人口„„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实实在在的变化,凝结着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辛劳与奉献,见证着人民健康水平的显著提高,彰显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的优势和活力。当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由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们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老百姓的共同期盼。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是根本。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既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建设健康中国,需要立足国情、把脉实际,把握好一些重大问题。在实践中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动摇,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松劲,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政府有所为、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市场有活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是目标。从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到维护少年儿童健康,从重视妇幼、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到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服务,都要求我们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才能使健康服务贯穿全程、惠及全民。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营造健康环境是基础。“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本前提。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重点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才能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才能为健康中国提供有力安全保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改革是动力。医改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就医改作出顶层设计和任务部署,当务之急就是狠抓落实。一方面着力推进制度建设,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另一方面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医改关键在人。应充分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既提升薪酬待遇、优化执业环境,又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让广大医务人员更加积极主动为人民提供最好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习总书记指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把握好一些重大问题。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济南市口腔医院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完善、便捷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建设健康中国,是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和重大民心工程,也是我国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体现。把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积极参与健康相关领域国际事务活动,真抓实干落实任务、驰而不息深化医改,13亿中国人民必将共享健康中国的深厚福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夯实健康基础。
第二篇:学习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心得体会学习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讲话精神
心得体会
8月19日至20日全国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此次会议将卫生与健康紧密联系,升华了卫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建设健康中国等重大任务作了深刻阐述。恰逢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联盟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和管理者,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一是肯定了成绩。讲话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成绩的取得饱含着我们基层人无私的奉献与辛勤的汗水。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赢得了全社会赞誉。这是来自最高层对我们的肯定与褒奖。
二是提出了问题。当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由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我们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深刻了解居民诉求,拓展健康服务内涵,提供符合健康需求的服务。
三是突出了重点。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要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基层的发展与壮大是让群众享有公平可及健康服务的重点,我们要做到守土有责,主动负责,敢于担当。
四是明确了方针。要坚定不移地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优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有针对性地实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保障其生长发育。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妇幼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关注流动人口健康问题,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的工作,深入落实好是关键。我们要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努力排除思想和工作阻力,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五是强化了保障。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要着力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要严厉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这让我们倍感安心、暖心。
社区卫生服务做为构建国民健康的网底,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区卫生联盟虽然刚刚诞生,但是我们汇聚的是有能力、有思想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者,是奋战在一线的中国社区卫生事业的践行者。我们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扛起责任,深入学习,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和决心,在实践中勤学敏思,明辨笃行,创新理念,总结经验,凝聚力量,寻求共识,带头发扬实干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和业务能力,为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中国健康梦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全国卫生与健康学习心得学习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8月19日至20日全国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此次会议将卫生与健康紧密联系,升华了卫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建设健康中国等重大任务作了深刻阐述。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首先,肯定了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成绩的取得饱含着我们基层人无私的奉献与辛勤的汗水。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赢得了全社会赞誉。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长期奋战在卫生与健康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和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这是来自最高层对我们的肯定与褒奖。
第
二、强化了保障。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要加快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着力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为人民提供最好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要严厉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这让我们倍感安心、暖心。
第
三、提出了问题。当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由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我们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深刻了解居民诉求,拓展健康服务内涵,提供符合健康需求的服务。
第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摆成马蹄形、矩形、椭圆形的桌椅;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表露爱心的“小小地球村”;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
反思了一下我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自己做的确实很欠缺。认为学生应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其他一切活动都是没有用的,却忽略了学生需要适时的放松,死学的是机器。学生入学的头半年,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很努力,但结果却很失败。学习成绩不理想,纪律不好,卫生不合格,打架,逃宿都是家常便饭,师生关系也不那么融洽。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也许就是我把他们管的太死,没有空间释放,最后就只能犯错误了。作为年轻班主任,我应该和他们成为朋友,走进他们内心。于是我也开始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制度,建立班级社团。得知男生爱打篮球,我鼓励他们参加篮球赛,结果获得了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当奖状贴在班级墙上的那一刻,班级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一刻,我更加体会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教室的课桌、门窗明净了,地面洁净了,物品摆放也有序了,课余时间学生以往的追逐打闹,吵吵嚷嚷逐渐消失了,代替的是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学生们也学会了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形成了良好师生、班级人际关系,关心集体的人越来越多,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得到加强,学生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充实。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出了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教学氛围,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我更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把刘鸿雁老师的优秀经验应用到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去。总之,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体质的培养地,是心灵的归宿地”。班级文化建设因而显出其复杂性和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对它给予充分的重视,努力上好这门隐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