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县农牧局蔬菜质量监管汇报材料

2012年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我县蔬菜质量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统一安排部署,切实履行初级产品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逐步规范对农业投入品销售使用的管理,进一步加快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步伐,通过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效能,创新工作机制,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监管责任分工明确

县农牧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三个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隆化县农牧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农安办、农牧业综合执法大队、兽药监察所、动物卫生监督所、蔬菜站、水产站、检测中心等相关股站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负责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制定了《隆化县农牧局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整治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步骤、工作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日常工作。

二、强化宣传培训,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一是媒体宣传。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农业网络等新闻媒体,发挥部门优势,结合科技下乡,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技术的培训。二是采取现场咨询、培训讲座和发放放材料等形式,利用“3.15”、《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日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等活动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今年3月15-21日,我局组织执法人员、相关股站专业技术人员及本县诚信农资经营企

1业,深入到32个蔬菜基地、农贸市场开展为期7天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提高农民群众识假辨假和农产品安全知识。三是组织农产品生产者、农资生产经营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期知识培训,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者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实施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1-6月份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500份,展示放心农资产品100多种,接受群众咨询达5000人次,开展现场咨询宣传2场次。

三、加大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检查

一是从蔬菜种植业投入品抓起。积极开展了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行动。对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坚决不准进货、不准销售、不准转运。坚决从源头上治理好违法违禁药物的管理。加大对农药、肥料经营门市检查力度。全县抽查农药标签60个。检查农资生产经营者181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48份,行政处罚23起,收缴罚没款6.59万元。保障了农业投入品安全。二是加大对蔬菜生产基地的检查力度。对全县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的蔬菜生产基地进行全程检查,不留死角,坚决杜绝禁限用农药的使用,确保蔬菜质量安全。三是对蔬菜储运、销售环节的检查。检查蔬菜保鲜,运输过程中使用的保鲜处理及运输污染。

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及配套技术

一是以蔬菜标准园区建设为主抓手,围绕实现蔬菜生产“三节一增”(节水、节肥、节药、增效)目标,针对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在园区内推广“河北省十种主栽蔬菜优良品种和蔬菜提质增效十大关键技术”及其相关蔬菜地方标准。以园区建设示范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向标准化生产发展。

二是实行田间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对蔬菜主产区投入品购进及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做到有据可查,实现可追溯。三是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安全隔离期,确保用药安全

五、加强蔬菜产品监督检测力度

一是制定蔬菜检测实施方案,并向各蔬菜种植村下发蔬菜质量安全检测通知单二是完善检测设备,配齐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恒温水浴加热锅等蔬菜检测设备,可满足我县所销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任务三是实行“两检”制度,即生产季节抽检、上市前必检。对检测合格蔬菜发放通行证,确保了我县外销蔬菜质量安全。

六、加强“三品、一标”认证蔬菜的监管

一是对我县已取得“三品、一标”认证的蔬菜企业和合作社生产基地进行全面排查,加大对“三品、一标”认证基地的抽检力度二是对检查存在问题的企业和合作社产品,实行退出机制,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确保认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七、制定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县政府出台了《隆化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隆化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隆化县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暂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农牧局成立了食品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对突发事件做到有安排、有部署、有措施,及时控制事态发展。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蔬菜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从农田到餐桌环节多、链条长、情况复杂,生产季节性强,源头污染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农药残留和违禁药物滥用行为还时有发生。

二是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假冒伪劣产品缺乏基本的鉴别能力,监管难度大。

三是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可操作性不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一是健全完善县、乡两级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重点抓好乡镇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全县形成上下联动、高效运转的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从源头抓起,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搞好农药市场准入备案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农药、肥料、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市场检查,加大质量抽检力度,扩大抽检数量,严厉打击销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因地制宜地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在生产中的推广实施,促进农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推进农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质量安全化。

四是继续强化执法检查和监管力度。加大与工商、质监、卫生、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多部门联动,齐抓

2012年7月16日共管的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篇:农牧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永年区农牧局2017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现突破。广府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省级园区创建评审,永年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永年葡萄现代农业园区被市政府评定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喆兴蔬菜示范园区等5家企业被评定为区级现代农业园区。广府现代农业园区的超级小麦“硅谷829”创造了冬小麦亩产的中国高产新纪录;“超优千号”杂交稻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创造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荣获“袁隆平农业科技奖”最高奖。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在地下水超采区推广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20万亩,争取粮食绿色高产高效项目实施面积3万亩。以东杨庄杨庄、广府的当头为核心,建设了1.2万亩供京津蔬菜示范基地和果菜种植基地。积极支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区自博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军的被人社部、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劳模。加强永年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省农业厅在我区永年洼实施渔业人工增殖放流行动,投放花白鲢鱼苗10万尾。

三、农产品品牌战略再有提升。喆兴蔬菜专业合作社在京津冀第二届蔬菜产销对接大会上荣获“2016—2017年度河北省京津冀蔬菜产销对接先进单位,并被京津冀优质农产品行业联盟聘为理事单位。“永年葡萄”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永年育良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张伊果蔬合作社、现海葡萄专业合作社、格润果蔬专业合作社获得农业部、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和产地证书。

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化肥减量工作通过建设测土配方施肥“一网两站”服务体系,实施有机肥替代工程,完成配方肥服务站300余个,智能终端配肥站3个,开发了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手机版,对全区农技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示范户安装软件1600余人,累计减少不合理施肥量4828.6吨,完成年度任务的192.07%。引进植保无人机6架,综合评价全区耕地质量等级为2.6,较去年提高了0.1个等级。我区东杨庄乡杨庄村被农业部环保总站、省农业厅、市农牧局列为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新举措。我局与食安、公安进行“三局”联合执法,以监督检查为切入点,以抽检检测为手段,以安全隐患排查为重心,明确行政、执法、检测三方机构职能与工作机制,提高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举报、发现问题处置率100%,全年蔬菜、瘦肉精、饲料样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查处农资、畜产品违法案件3起。我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先后接受省农业厅、国家农业部督导组现场验收并顺利通过。

2018年1月3日

第三篇:农牧局贯彻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重视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培训能力

陕西省农广校历经30多年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教育培训能力不断提高,在全省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主阵地、主力军和主渠道作用,已发展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础依托和主要支撑。陕西省农广校之所以深受农民欢迎、深得党委政府信任、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关键得益于一直重视建设并不断完善一个贴近农民服务、上下一心、完整配套的办学体系、一支熟知农民教育特点、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一套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工作机制。

一、以实现教育培训专业化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广校体系建设

1.印发文件。早在2004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并完善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的农民培训体系”。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精神,陕西省农业厅专门下发了《落实意见》,从强化职能、细化办法、找准目标、明确任务入手,予以贯彻落实,使农广校建设不断朝着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2.现场指导。201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贾万志副省长亲自出席陕西省农广校建校30年校庆庆祝会,高度赞扬陕西省农广校“已成为我省农业职业教育、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省农业厅王金宝厅长到任伊始,即到泰安市岱岳区大陡山村农广校村级教学班检查指导工作,对农广校中职教育进村办班给予充分肯定。

3.积极投入。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每年都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农民培训,并根据财力情况逐步加大投入。仅省财政农民培训专项资金就从2009年的6000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7400万元。在省发改委的支持下,省农广校先后投入200多万元,购置更新了广播电视制作设施、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制作能力,成为全国农广校系统有能力承担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农广天地》栏目节目制作任务的为数不多的省校之一。

二、以确保“一个不能少”为目标,全省农广校分校和内设机构建设实现全覆盖

到目前,陕西省农广校有17个市级分校、126所县分校、两所农高区分校、3所特殊教育分校(与司法部门联合举办),覆盖全省所有地市和农业县(市、区)。省、市、县均建立了农村(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省农广校内部设立了办公室、财务科、教务科、培训科、学籍科、体系科、教材科、声像科和宣传科等9个科室与中央农广校处室一一对应。各市分校和县级分校也均设立综合科、教务科、培训科、教材科、学籍科等相应科室,保证了省、市、县三级的有效对接和各项工作畅通运行。能够实现分校和机构的全覆盖,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做法。

一方面,早作准备,提前工作,力争在改革中保持稳定。近20年来,每次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特别是职业与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对农广校的建设和发展冲击都很大。为保持农广校“三不变”,在每次改革方案酝酿出台前,陕西省农广校及时收集整理国务院、农业部、省政府、省农业厅有关文件,编制报告,在主管部门关心支持下,第一时间向党委政府以及人事、教育等有关部门做好汇报,使农广校在历次机构改革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站稳了脚跟,青岛、烟台、威海、临沂等部分分校还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另一方面,积极作为,加快发展,不断扩大服务面向。为联合开展服刑人员农业职业教育培训,陕西省农广校积极争取主管部门支持,在2000年和2002年与省监狱管理局联合下发了两个文件,加强服刑人员农业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按照文件要求,先后在齐州监狱、鲁西监狱、济南监狱建立了3所农广校分校,并从省财政厅争取专项资金6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随着部分市级农业高新区的建设,积极主动与农高区管委联系,成立了东营市和聊城市农高区分校。农广校体系在陕西实现了“一个不能少”的目标,而且服务范围不断拓展。

三、以达到“一个更比一个强”为目的,全省农广校体系内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

1.开展优胜评选。自1991年起,陕西省农广校就在全省农广校体系内开展市、县两级分校年度优胜学校评选,评比内容涉及体系建设与管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与学籍管理、农民培训、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媒体资源建设与管理、宣传通讯工作六个方面。23年来,全省有6所市级分校、48所县级分校保持连优全优,获得15次优胜学校的市县分校超过50%。优胜学校的评选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分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树立了临沂市、烟台市、淄博市、泰安市岱岳区分校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农广校体系有影响的名校。

2.实行达标检查。按照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要求,每年进行一次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任务申办教育培训能力建设达标检查活动。根据各分校申办中等职业教育开办专业和农民培训层次、类别和岗位,从机构建设、场地条件、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制度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制定达标标准,组织专家组审查申报材料,现场检查验收。达不到标准的,坚决取消申办资格。教育培训能力建设达标活动的开展,加大了县级分校条件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力度,也确保了教育培训质量。

3.举办队伍评优。1996年,陕西省农广校在全省农广校系统教师中开展了首届全省教学能手评比工作。随后每两年一届,教学评比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包括教案评比、课件评比、课堂评比,形式有现场观摩、能手巡讲。教学能手的评比,在全省广大专职教师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农广校培养出了陈洪常、张景顺、邵文涛、温萍等一大批在全省农业教育行业叫得响的名师。在2012年全国农广校教学能手大赛和优秀课件评比中,陕西省农广校总成绩位列全国第一。2012年在全省农广校系统开展了优秀校长评选活动,评选出10名十佳分校校长、20名优秀分校校长,活动评出了基层分校校长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4.严格选用教师。陕西省农广校在实施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民创业培训项目上,实行了全省统一选聘教师、统一安排教师担任授课任务。省农广校一直在教师选用上下功夫。一是在每学期开学前与培训项目开班前,在省级和市级教学能手中,调集教师进行集训,按照教学内容集中学习备课,现场试讲评分,根据教学任务需要,选用教师二是按照名次排序,确定教师等级,按照教师等级,确定教师课时费标准三是由班主任和全体学员对任课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价打分,评价情况作为下学期或者来年选用教师的重要依据

四、以实施“一人一村一班一课”为抓手,全面提高农广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目前,陕西省农广校专兼职教师规模保持在4105人,其中专职教师1149人,兼职教师大约在2784人。按照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和农民培训工作的需要,成立了全省农广校讲师团和导师团,设置了专业技术员岗和组织辅导员岗。按照任务分工和岗位要求,全省农广校教师各负其责,积极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由于近几年农广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滞后,农广校部分教职员工素质和能力越来越难以适应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为此,2013年省校以“全面提高教师教育培训能力”为目标,制定了“一人一村一班一课”制度,并在全省农广校系统实施。

1.一人一村。全省农广校系统全体办学人员每人联系一个行政村,通过调查走访,撰写调研报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实施方案,按照计划方案每年开展不少于两次的集中培训和田间指导,并通过赠送图书和举办读书月活动,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利用宣传栏、大喇叭等,及时传播惠农政策以及农业新技术、新知识。

2.一人一班。农广校系统全体办学人员每人督导一个培训班或教学班,通过全程跟踪,强化工作的日常管理,落实省校的各项教学、培训管理制度,协助有关人员做好协调和组织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3.一人一课。组织教师每人选择一门课程,精心制作课件和做好教学设计、课堂设计,开设农广讲堂,每名教师登台讲课,其他教师观摩点评,实行岗位大练兵,年终开展一次岗位比武,不断提高教师授课水平,确保教学效果。

五、以“满足需求贴近服务”为宗旨,不断加强农广校教育培训条件建设

1.加强省级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2009年,按照农业部印发的《农民创业培训规范》要求,为保障培训任务的顺利实施,省校在济南建立了第一个农广校省级培训基地。为满足培训需要,按照全省区域布局,先后又在淄博、烟台、滨州、莱芜、临沂建立了5处省级基地。6个省级基地承担着5000人的农民创业培训、400人的乡镇体育指导员,以及肥料企业肥料配方师、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经纪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等培训任务。

2.加强基层农民教育培训点班建设。2010年,经省教育厅下文批准,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正式开办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8个涉农专业。按照农业职业教育要把教育培训资源送到农民身边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进村入场到社”办班的要求,把全日制教学班办到大型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以上涉农企业。到目前,全省农广校已在全省15个市32个县建设稳定的中职教育教学点36处、教学班73个,承担着3685名中职教育在校生的教学任务。同时按照农民培训项目要求,在全省100个县建设相对固定的农业培训点400多处,承担着40%以上的全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任务。

3.农民教育培训实训基地建设。陕西省农广校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实训基地建设。近年来,为使实训基地建设规范化,省校制定了全省农广校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实训基地建设五年规划,规定了省市县三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和要求。按照标准和要求,济南、临沂等分校已建成标准化市级基地24个、县级基地近百个。

六、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为平台,不断提高农广校体系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还有一句是“亲戚还得靠走动”。体系的凝聚力哪里来。靠的是密切联系、统一思想,靠的是学校文化建设。体系的战斗力哪里来。靠的是工作牵动、常练常新,靠的是队伍内涵建设。陕西省农广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是在不断的工作中得到加强和提高的。多年来,正是靠着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这个平台,陕西省农广校体系上下、同志之间密切了联系,加深了感情,锻炼了队伍,提高了能力,赢得了好评。

1.稳定中等职业与成人教育。目前,陕西省农广校中等职业与成人教育在校生11812人,涉及17个市、98个县级分校,每学期有837名专兼职教师担任授课任务,210名班主任担任教学班日常管理。每年举办省市两级教师培训班、班主任培训班等40多个班次,开展教学观摩120多场次,每学年开展优秀教学点、教学班、教师、班主任和学员等“五优”评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了双提高。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加强权力运行监控,推进政务公开及行政权力公开透明,优化服务市场主体发展环境

进一步加强权力运行监控,我局重新编制了廉政风险等级目录,查找廉政风险点171个,明确了各分管领导、股站长和具体工作人员的廉政责任,实行工作月报告制度。并按照风险评估—民主决策—动态公开—社会监督的程序,着重加强了对强农惠农政策项目的管理。借助政务中心局窗口网络平台,及时准确把农牧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行政权力项目;各类专项资金、政府投资项目、项目招投标和各类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在网络平台对外公开。法律法规授权农牧局的24项行政许可,其中农业行政许可10项,畜牧、渔业行政许可14项,于6月16日全部移交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实施网上监察,有效促进了行政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同时向相关部门和服务对象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向社会公开承诺。设立专门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服务热线6032561,发放征求意见表,建立专门组织,确定具体责任人和分管领导,并制定服务措施和服务制度,接受广大客商、群众在市场投资和经营发展中的诉求。完善落实重大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制,对政府确定的重大投资项目,实行专人跟踪,主动上门服务,定期向县领导汇报项目进展、履约情况。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