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党务工作信息的特点
信息,这一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乃至日常生活中,已经愈来愈明白地显示出不同凡响的重要性,它以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影响着社会运动的各个方面。然而,自从一九四八年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诞生迄今,对信息一词尚无确切的定义。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从通讯的角度提出:“信息是使不肯定程度减小的量”。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则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人们为了工作和研究的方便,按信息内容,把它作了并非科学意义上严格界定的划分,诸如太空信息、遗传信息、市场信息、商品信息等等。我们这里所说的党务工作信息,也只是根据党委工作的特点和需要来划分的,它主要是指:从事党务工作的机关和领导人在实施政治和行政的领导中,所需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以及社会生活其它方面的重要信息。
••••这里,虽然很难严格地把党务工作信息同其它信息区别开来,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又确实感知这种差别的客观存在。只有正确地把握党务工作信息的特点,也才有利于做好工作。
••••党务工作信息特点之一是它的宏观性。党委机关的信息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因此,所需的信息不仅应具有一般的信息属性,比如时效性、准确性、适用性等等,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力求在宏观上为领导决策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可供比较的优化方案,可资吸取的教训。在这一点上党务工作信息要求的层次更高。比如在经济生活中,商品信息和市场信息反映的是具体商品的价格行情,各种比价关系的变化,而党务工作所关注的经济信息是透过物与物的关系而反映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以及相关的主要数据和定性方面的分析,由此而对决策和实施起参考、指导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讲,也就体现了对上服务和对下服务的一致性。近几年来,我们在信息工作中,注意了重要问题的反映和反馈,取得一定的成效。三年中编写《情况快报》2039期,其中省委领导同志批办的就有220期。去年向中央办公厅上报信息被中办采用183条,采用率在30%左右。特别是今年初,中央提出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以后,省委书记杨汝岱同志及时提出了抓住机遇发展四川经济的设想,我们及时将这一信息整理上报,不仅被中办《综合与摘报》及时刊用,而且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好评。
••••党务工作信息的特点之二在于它的综合性。党政领导机关管理着一个社会大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体系。从纵向看,它涉及各个层次与各个级别;从横向看,它又联系着党政财文、士农工商各行各业,要从宏观上把握各个时期的社会脉搏,掌握社会运动的规律,不能仅靠各方面点滴零碎的信息材料,而要靠比较系统深刻的信息,这就必须加强综合工作。根据一般的实践,综合可简单划分为行业综合、地区综合、全面综合。在表述上可以用归纳法把一项或多项工作梳理成几个问题类型;也可以分行业、分地区反映各自特点,合起来就是一个明晰的结论;还可以按时序综合反映某一阶段性的情况。通过综合,把本来零星的、不确定的信息材料变成完整的甚至重要的情况,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使领导者作出正确的判断,或者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提高信息的预见性和超前性。今年初,当我们了解到省医药战线上存在一些问题后,感到单方面反映一些具体问题不能从本质上揭示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因此,与有关方面共同研究,编印了一条既反映主要问题,又提出工作建议的综合信息,杨汝岱同志很快批示有关部门研究实施。从综合的意义上讲,党务工作信息是透过矛盾的特殊性来反映矛盾的普遍性,它不同于新闻以典型的、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来曲折地反映普遍意义的东西。虽然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但如果不透过特殊性总结出
普遍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那就会陷入“瞎子摸象”、以偏概全的困境之中。
••••党务工作信息特点之三是它的针对性。党委的决策是一个过程,它包括提出问题、论证比较以选择最佳方案以及解决问题这三个阶段,也包括实施中正反信息的反馈,方案或方针的修订、完善、总结。这个过程的每一阶段都需要大量的信息作基础,以支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唯物论的认识过程的客观真理性。而党委决策又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所以,十分重要的是时刻注视党的中心任务以及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及时采集提供针对性特强的超前信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决策过程的三个阶段所需的信息侧重点是不同的,例如十三届三中全会前主要需要的是对工资物价改革的反映、社会动态、金融信贷、商业市场方面的信息;会后需要反映的是各地贯彻实施的步骤作法,人民的反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情况以及反映出的问题。所以提供的信息要对路,不要游离于“热点”之外。此外,为着对党和人民负责,一定要实事求是,既报喜又报忧,以减少决策的失误。一九八七年二月,我省个别地区在组织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时,由于方法不当,反而扩散了错误观点,影响很不好,我们立即上报这条信息,紫阳同志很快作了批示,中央有关部门及时下发了文件,在全国预防和纠正了类似错误。
••••党务工作信息的特点之四是文风朴实无华,简明扼要。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文风也是党风的反映。我们在信息材料的编写上,不仅要求达到鲜明、准确、生动,而且更应简明朴实。这是因为,我们要力求在最少的时间和篇幅之中提供较多的信息量,但这绝不是说为求短小而因文害义。根据我们的实践和借鉴上级机关、省内外信息工作同仁的经验,一般地讲,在信息材料的选取上注重快、准、新,要在浩繁的文电中,在丰富复杂的经济和党务活动中,如蜂酿蜜,采集最有用的材料。进入编写过程中一般也有这样的共同要求:一是标题制作应做到题文一致,简洁明快,旗帜鲜明,一语破的,不用引题、副题,而是多用单句实题,使人一目了然。二是文字叙述明白晓畅,简洁精练,一般三五百字,专题报告千字左右,戒修饰,去夸张,也不用描写。三是内容必须严格做到准确真实,要注意订正思想观点、数据、文字上的误差,概念、判断要准确,信息源要标清楚,不可道听途说,似是而非。
••••根据以上要求,党务工作信息人员应加强基本功的修养,这包含政策水平、理论素养、文字功力、编辑作风、记者的敏捷等几个方面,以不断提高党务工作信息的质量。
第二篇:试论秘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一、旧题新做缘何来
“秘书工作的性质、特点和作用”是个旧题。自秘书学诞生以来,接连问世的论著几乎都要论及,相关的单篇论文亦屡见不鲜。但时至今日,旧题缘何新做呢。
首先,是”性质”同”特点”两个概念重叠混淆,它们的关系没有作出科学的阐释。
再者,”性质、特点”与”作用”相关的提法,也有重叠之感。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何在呢。
1.用日常概念或直观感性经验来代替科学的理论概念。
2.从秘书部门的单项任务去相应地提出单个的”性”。这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思想方法,缺乏必要的概括和抽象,其结果,秘书工作的”性”自然很多了。
3.对性质、特点的联系和区别及其相互关系缺乏科学的理解,甚至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是性质决定特点,还是特点决定性质。其二,”承办事务”是秘书工作的基本性质吗。
4.作者的主观随意性,移植管理科学的有关概念,缺乏必要的正确的阐释。
二、旧题新做的基本依据
1.考察秘书工作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要以行政组织法为指导。
2.从国家行政机关的系统性宏观地考察秘书工作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3.要把日常观念或直观经验概念提炼上升为科学的理论概念。
三、旧题新做之我见
秘书工作的性质、特点和作用属于秘书学的基本概念,而基本概念正是奠定概念体系的理论基础。
本质和特点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本质概括了事物特点的主要方面,而特点是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表现。是本质决定特点而不是特点决定本质,对于秘书工作的特点,我以为提以下四个就可以了:
1.政策性。
2.综合性。
3.服务性。
4.机要性。
上述四个主要特点,都是从辅助性那个”主要的东西”派生出来,既与”本质”相通,又是某一方面的本质反映。
第三篇:试论道德的资本性特点试论道德的资本性特点
虽然在文化与社会意识领域中,仍然有人坚持“道德与市场经济是不相融的”的观点,但随着经济活动及市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日益中心化、随着现当代经济行为所产生的文化的与生态的副作用以级数的形式增加,对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因素的作用愈益有所体认的人们是越来越多了。王小锡先生就是其中之一,王先生长期从事经济伦理学研究,且成果不菲。在深入考察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因素的地位与作用后,王先生认为,道德是“动力”生产力,而且,他还认为,从现当代经济发展运行的角度来分析,道德本身也是一种资本。很显然,此论凸显了经济运作中道德因素的地位与作用,但学术界对此论却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赞同者与反对者各执一端,意见难以统一。在经济运行中,尤其是在现当代的经济运行中,道德是否可以理解为一种资本,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综合分析道德因素本身的性质与特征及其在经济运行中的相关方面,我们认为,在现当代的经济运行中,道德因素确实对规范、促进经济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现当代的经济运行环境中,道德因素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促成资本增殖(proliferation)的作用。但是,我们认为,这只是说明道德在特定的环境中——经济运行的环境中具有了资本的某些特点,而道德本身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实现资本式的增殖,也就是说它还不是“生了钱的钱”,故我们认为,道德不是一种资本,把经济运行中的道德因素看成是一种资本的观点是有待商榷的。
1道德在何种意义上具有资本性特点
在经济伦理学的研究中,学者与投资者已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在一定的条件下,道德因素一旦渗透进入资本运行过程中,资本在周转中所实现的价值增殖比道德缺席(absenceofmorality)的情况下所实现的增殖要大得多,并且这种增殖的可持续性也同样要大得多。这种情况,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期望,现在,它正日益成为一个普遍的现实。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道德本身并没有实现价值的增殖,而资本之所以被称为资本恰恰就在于它能使自身增殖,故我们说,道德只是具有了资本的某些特点,我们把道德这一特点称之为“道德的资本性特点”。
要说明这一点,首先得考察一下什么是资本。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撰文指出:“什么是资本。撇开马克思式的思辩,资本首先或在肤浅层次上,不是什么‘社会关系’。资本是一定时期内,被认为可以给投资者带来超过初始投资的收益的‘东西’”[1]。在这里,汪先生把资本的最普遍、最一般的特点界定为“增殖”而非“社会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资本的本质被界定为资本家用于剥削雇佣工人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这一点我们当然应予充分肯定,“但这并不等于说,阶级关系、剥削关系就是资本概念中唯一的含义,也不是说,资本要领中的每一点具体规定都是和阶级关系、剥削关系连在一起的。”[2]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无法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关于资本运转的许多问题了。[。–empirenews.page–]在经济运行中,道德因素果真能创造出资本的超额剩余价值么。其实,很多学者都已经论证了这一点:其一,美国著名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t.w.schultz)等人曾经用计算机计算了经济运行中各种“有形”要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量,结果发现各种有形要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所占比重并不大,在这一计算中,有很多剩余价值找不到“主”。那么,这些剩余价值是如何形成的呢。或者说这些剩余价值又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呢。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d.north)等人的研究,这些剩余价值不是由技术原因所造成的,而是由制度因素造成的。而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是规范人的行为或人与人的关系的规则体系,这一规则系统包括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及相关的实施机制等等。其中非正式规则的核心内容就是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这就不难看出,在找不到“主”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伦理道德因素作用;其二,青年学者张其仔在《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一书中也对这一问题作了相关论述。他把区别于资本而又对经济增长有贡献的因素称为“社会资本”,在他看来,这些因素中理所当然地包括管理、伦理道德等。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应当重视这些资本性因素,并合理地运用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见,在这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因素也被认为是可以创造剩余价值的,道德的因素也因此被赋予了资本的特点——增殖的特点。当然,道德具有资本的增殖性特点的证明不仅限于此。一般的看法是,近现代以来的“经济人”的假设直接导致了全球发展的片面化——经济中心化,即只考虑经济效益问题,而拒绝有碍经济的各种可能。但实际情况却是经济与伦理、人与人及人与生态之间的紧张关系使人们不堪重负,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伦理道德问题让已走出或正在走出穷困的人们不得不在经济发展中进行伦理的思考。这种伦理的思考或道德的投资有益于缓解经济与伦理、人与人及人与生态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创造一个和谐的有序的经济运行环境,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资本运作的效率将大大提高,高额的交易成本也将回落。这种论证虽然不能算是实证的论证,但人们对其结果却持普遍的乐观态度。
道德作为一种理性因素在参与经济运行时,能促成价值增殖、形成剩余价值的这一特点,我们就称之为“道德的资本性特点”,道德的这一特点与管理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有某些类似之处。由于道德因素在经济运行中不是以有形的实物形式出现的,而是一种无形的运作因素,因而也有学者把经济运行中的道德因素称为“理性无形资本”,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道德具有资本的某些特点,但它并不是资本实体。
2道德资本性特点的特殊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性因素,道德的资本性特点与资本一般(即资本共性)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首先,从起源上来看。可以说,道德的资本性特点及功能在道德产生之初就已经具备了,也就是说,道德从来都具有着提高经济绩效的功能,道德本身就是为满足人们之间利益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古今中外的“老字号”店都是本着道德经营理念的,这个历史事实是不容置疑的,在不经意间,它证明了我们的观点。只是由于,其一,经济在当时并没有象今天这样占据着社会舞台的中心,因而,人们虽然也能看到经济中的道德问题,但却没有进行深入地、系统地考查,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也得不到体现。其二,自然经济形态的经济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经济。因为,在自然经济形态中,经济行为都是从属于社会权威的道德命令的,它所反映的是人类属人的理性信仰及其超越性的终极关怀。在这里,道德与经济的关系不可能象当代的经济与道德的关系这样紧张。在这种经济形态中,良好的道德环境给经济带来的效益乃属理所当然之事,很少有人会为此问为什么或应该怎么样。但这并没有抹煞经济运行领域中道德因素的特殊的作用。而资本或曰资本的产生只是近代社会的事,正是资本的到来使得人类变得比以往更贪婪、更赤裸裸地去追求金钱。对金钱追求的普遍化和极端化的结果就是:经济中心化、绝对化,经济活动成了社会舞台的主角。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道德与经济都成了势不两立的对立面。经济活动在给人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享受的同时,远离了人们的期望。于是,呼唤道德就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共同的话题。[。–empirenews.page–]其次,从发生作用的方式来看。道德的资本性特点是不能独立地发挥作用的,它必须借助并依附于资本并借此参与经济运行。资本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物质资本表现为厂房、机器等有形资本,而人力资本则可以表现为劳动者的经验和受教育程度等存诸于劳动者之中,这与资本中的技术一样是无形的。道德的资本性特点也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确实存在并在经济运行中确实起着作用的“无形的存在”,它发生作用是渗透于资本的运行过程中,作为一种参与性因素而实现价值增殖。可以说,道德的资本性特点是不能离开资本而存在的,但它又不完全依附于资本,道德本身在这种正效应的经济过程中得到了强化,而不是增殖,实现超额增殖的是资本。与资本产生剩余价值不同的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剩余价值只能是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然而道德的资本性特点却在经济运行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得到体现,即不论是在哪个领域,只要投资者的手段与目的合乎道德的要求或能满足人们的道德期望,他都能得到超出投资——利润的运作模式得到的利润。
再次,与资本的有限性相比,具有资本性特点的道德是一种无限制资源,它永远不会枯竭。在一定的社会阶段,由于社会需求及人们自身能力的限制,资本的供需总有一个大致的上限。简言之,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市场的消化能力是有限的,需求并不纯粹是一个“抽象的贫婪”似的永没有满足的“无底洞”。实际上,市场中的经常出现因市场饱和而发生的资金从某个领域抽身而退,转移到其它生产领域中的事情。与人们能力相关的则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下,人们生产能力是有限的,这也直接导致了市场消化能力的有限。而具有资本性的特点的道德却不是这样:人们对于道德的需求是无限的,它的“生产”或曰供给也是无限的。由于人们需求的这种无限性,市场中特别是现代市场中从来就不会出现“道德饱和”的现象。因此,对于道德的需要来说,人类永远处于“饥饿”状态。这一点早在古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就已经作了类似的证明,亚里士多德认为,“优良生活一定具有三项善因:外物诸善、躯体诸善、灵魂诸善。”“外物诸善”即“财富、权力、名誉及类此的种种事物”,而这些“有如一切实用工具,(其为量)一定有所限制,„„任何这类事物过了量都会对物主有害,至少也一定无益”,而“灵魂诸善”即德性则相反,“愈多而愈显其效益”[3]。也就是说对财富的追求必须加以限制,而对道德的追求却是多多益善的。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人们提出要节省资本,这是很容易为人所接受;但若经济学家提出节省道德的建议,那他肯定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了。
最后,资本有明确的所有者且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而且,在市场中,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是不完全一致的。正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裂导致了人们在生产中地位的差异。而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性因素却纯粹是公共性的。它一旦形成,就不存在只有哪些人可以支配它,而哪些人不能支配它的问题;也不存在谁该拥有多些而谁又该拥有少些的分配问题。道德上的高尚与否与资本拥有之间不是正比例的关系,这恰恰就是当前道德所面临的一个困境:由于道德资源具有经济上所谓的“公有的”的性质,因而容易诱发人们的“搭便车”(hitchhike)心理,并进而导致它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补充,即得不到有效的投资。在市场中,并不是所有的道德的竞争者都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虽然,现代的情形已愈益向人们的期望靠拢,但西方曾一度流行的“只有失败的竞争者才是好人”的论断却的确让人们领略到了市场的残酷性与资本主义的罪恶性。[。–empirenews.page–]
3也评道德资本论
王小锡先生长期从事经济伦理学的研究,他的观点是:“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来看,伦理道德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只有具备崇高的道德精神和正确价值取向的人,才有可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中去,没有进取精神,缺乏道德觉悟,人的行为的着眼点就只能是基本生存需求,其行为的指向性就必然是短视的和短期的,人就会对工作和事业缺乏感情和兴趣,也就谈不上推动经济发展。”[4]因此从社会生产力系统看,伦理道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而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道德是生产力,而且是‘动力’生产力”[5]在他的另一篇文章中,王先生指出:在现时代,“资本是一种力,是一种能够投入生产并增进社会财富的能力”。[6]“科学的伦理道德就其功能来说,它不仅要求人们不断地完善自身,而且要求人们珍惜和完善相互之间的生存关系,以理性生存样式不断创造和完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功能应用到生产领域,必然会因人的素质尤其是道德水平的提高,而形成一种不断进取精神和人际间和谐协作的合力,并因此促使有形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7]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王先生认为,道德也是资本——是无形的资本、是渗透型、导向型和制约型的资本。[8]毫无疑问,王小锡先生提出了一个考察经济运作进程中道德因素的地位与作用的新视角,从这个视角来考察伦理道德因素在经济运作进程中的作用,它积极的一面得到了充分肯定,它对当代经济决策中道德决策及如何规约当代经济运行等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道德到底是不是一种资本呢。这个问题还待于进一步商榷。因为,道德在参与经济运行进程时,它只是具备资本的某些特点,但它毕竟还不是一种资本实体。关于这一点,法国学者皮埃尔·波迪(pierrebourdieu1930——)曾进行过一番研究,在《实践理论纲要》一书中,皮埃尔·波迪提出了“象征性资本”(symboliccapital)的概念。波迪认为,古代亚细亚经济的特征在于它是一种信义(thegood-faith)、名誉(hounour)、或情面经济。不同于以货币交换为中介的市场经济,信义经济是以血缘、族谱、村社为中介的。而尽管信义、名誉及情面等东西本身并不构成经济的、物质的利益,它们最终却可以带来经济和物质利益。因而它们是一种财富,是一种“象征性资本”[9]。很显然,皮埃尔·波迪也看到了在经济运行中道德因素具有某些资本性的特点,即道德最终可以带来经济和物质利益;而且,他也认为,这种道德因素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而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资本”。
在现当代的经济发展中,道德因素之所以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关注,与近现代以来“不道德的”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副作用是分不开的。人们日益体认到了在经济运作中,必须要考虑到道德因素,道德考虑于是成为经济决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据报载,英国伦敦股票交易所和《金融时报》共同拥有的《金融时报》股票交易所公司在2001年7月31日推出八种“道德指数”,旨在提倡和促进“道德投资”。公司行政总裁梅克皮斯把“道德投资”又称为“有责任心的投资”,即从是否违反环保、人权及自然等角度出发进行考察,只投资于被视为对社会负责任的公司。这种“道德投资”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毫无疑问,这是投资理念演进史的重要事件,也是道德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在投资中把道德因素作为一种特定的考察对象,这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很显然,我们也可以看出,梅克皮斯所谈到的“道德投资”虽然特别强调投资中的道德因素,却始终没有把道德作为一个独立的资本因素加以考虑,而是把道德作为经济运作中的极为重要的附加性因素,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道德都不是一种资本实体,“资本道德”固然是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但道德却没有也不会因此而成为资本。事实是,如果道德考虑不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收益的话,投资者会毫不犹豫地摒弃这一考虑——单独考虑道德因素在经济运作进程中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empirenews.page–]把道德理解成为一种资本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它隐藏着一种危机——道德意义的危机。资本的运作过程,就是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及资本无限扩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为了达到其目的是不择手段的。如果这种理解没有错的话,那么,把道德理解成为一种资本,尤其是当前我国转型社会时期旧的道德价值体系逐渐瓦解而新的道德价值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必将引起人们对道德价值理解的混乱,因为这一观点在客观上会引导人们更倾向于关注道德的功利性工具价值,而不是道德的社会性目的价值,道德于个体、于社会的终极意义无疑也会倾向于被消解。在这个意义上,能否把经济运行中的道德因素理解成为一种资本就更值得学界多加商榷了。
第四篇:试论信息社会学试论信息社会学
【内容提要】
文章分析了当2010—2020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基本完成“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时,将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人际交流、传播媒介的改变,社会结构的改变,信息生态问题突出。这些新事物和问题的提出,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社会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必将推动一门新学科——信息社会学的产生。文章最后论述了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英文摘要】
once
the
“information
highway”
is
basically
built
among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industrial
countries
during
2010—2020,
a
series
of
new
things
and
problems
willappear,and
changes
will
take
plac
e
in
mode
of
production,economic
structure,
style
of
working
and
livi
ng,
ways
of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ecology
will
becomeprominent.
the
se
changes
and
further
researches
by
scholarso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socicty
will
form
a
new
area
ofstudy——information
sociology.
the
target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试论国税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试论国税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正稳步展开,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管理改革和创新的最强动力和最有力手段。在电子政务发展的进程中,信息安全问题成为阻碍其发……
试论信息社会企业管理创新试论信息社会企业管理创新[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将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
本站推荐试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试论信息技术对成本会计的影响试论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影响试论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新特点对公安工作的影响试论会计信息的属性及披露的监管文秘-试论信息在政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试论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信息试论我国航空安全信息报告制度扩展阅读党务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职能和特点试论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的思考试论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试论权责发生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试论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大全试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大全)试论“一线工作法”试论企业会计工作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