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信息生态环境,有效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

第五章

生态环境道德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作为大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机制的构建要从生态环境道德信念的确立、生态环境道德观念的养成、生态环境道德情感的培养、生态环境道德原则的确立、生态环境道德科技伦理规范的建立等几方面入手,以满足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生态环境道德信念的确立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道德对于建立全球生态新秩序,保护地球家园越来越重要。在生态系统中,人首先是一种生物性存在和自然属性存在,一方面人类只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一个物种;另一方面,人类又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建设者和破坏者。人类的生态环境伦理道德影响着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因此,生态环境伦理道德就跳出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圈子,把人的道德行为规范的范围从人际关系和人类社会扩大到整个生物圈和地球,生态环境道德也就成为人类伦理道德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正如联合国环境署1997年发表的《关于环境伦理的汉城宣言》中所指出的:“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的全球环境危机,是由于我们的贪婪、过度利己主义以及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的盲目自满造成的,换一句话,是我们的价值体系导致了这场危机。如果我们再不对我们的价值观和信仰进行反思,其结果将是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甚至最终导致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崩溃。”我们面临的种种环境危机,从根本上说还是生态意识的危机,或曰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的危机。环境问题实质上是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利益是一切道德的基础,生态环境道德正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对生态环境利益的再分配,它是通过培育善待环境的情感和习惯,建立起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生态环境道德观念的养成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类型、层次和特点,无疑将对整个社会的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既定目标和现实手段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今的高等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仍在推崇专业教育和专才培养,作为这种教育的产物,知识成为个人谋生的重要手段,人才成为社会经济的助推器。而在观念上,大学专业教育助长了人们对科技的崇拜,助长了人们无限制地追求经济的增长,相信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认为经济增长和科技增长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样的教育很难培养出具有理性的生态观念的人,这既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也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潘懋元教授曾指出:“许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应负主要责任者很多是我们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高校德育的发展创新,就是要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创新的要求,特别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不断改革发展自身,在促进社会文明与全面进步中充分发挥作用;就是德育的观念、内容、体制、模式等各个方面与各个环节,为适应并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进行改革、转变与更新。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社会文明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目前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产生的伦理要求。它所提出的规范和标准,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它是一种贯穿着人道主义精神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公德。高校德育在改革旧体系,建构新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主动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时代的道德要求,并把这种“普世道德”纳入自己的体系。

大学生生态环境道德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个人可能具备环保知识和生态意识,但这只是生态环境道德的初级阶段。良好的社会文明应该体现在一个人在童年阶段就能接受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然后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应接受系统的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并用生态环境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生态环境道德才会成为一种全社会的公德,成为尊重和执行各种环境保护法津法规的基础。

三、生态环境道德情感的培养

生态环境道德涉及的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正确态度,以及人类在正确处理自身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之间的矛盾中的行为规范问题。生态环境道德情感的培养,就是要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面对诸多环境危机,我们必须建立起一个传统生态哲学智慧与现代发展理念相结合,人与自然共存的和谐发展模式。人类发展必须要利用自然资源,但必须合理利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摈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要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的一小部分,是生物圈的构成要素,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不对称的互动关系,人只能在生态规律的制约中生存。恩格斯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无论人的作用多么巨大,人对自然的影响只是改变自然的具体演化形式而已,但如果不顺乎自然规律,人就会成为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因素,自然对人的巨大反作用就有可能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甚至能毁灭人类。所以,人在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四、生态环境道德原则的确立

公平是社会道德价值追求的体现,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协调人与人、个体与群体的利益关系的问题,以寻求各种不同利益的均衡与协调。生态环境道德的公平观念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男女公平和人地公平。

1.代内公平。就是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己的利益过程中要体现出机会平等、责任共担、合理补偿。即强调公平地享有地球资源,把大自然看成是当代人共有的家园,平等地享有权利,公平地履行义务。对公平的呼唤是因为不公平现象的存在。当代社会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发达国家总是利用不平等的手段和方式,廉价地过多地利用地球资源,掠夺不发达地区的资源,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发展权受到了践踏和侵害,贫富差距所反映出来的不平等或不公正现象就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出来。当然,代内公平问题除了有世界视角之外,也可以放在一个国家内部甚至一个区域里来审视。因此,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应对自己的发展行为自律,并且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达到公平合理地使用地球资源的目的。

2.代际公平。就是指人类在世代延续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当代人满足或实现自己的利益需要,还要保证后代人也能够有机会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即要求当代人要对后代人负责,决不能图一时之利而断送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机会。哈佛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他著名的《公平理论》中写道:“不同时代的人彼此间有责任和义务的约束,就像当代人之间的关系一样。当代人不能因己所好去随意界定代际间的公平原则,而不顾道德准则的约束„„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责任去支持和推动公正的建立,这便要求人类文明发展到相应的高度。”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当代人为了眼前的利益对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采取急功近利式的掠夺性开发,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只能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地球,全面的生态危机一旦以“一日清算”的极端形式暴发,就会危及人类的发展未来。强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体现了面向未来的价值观规范。

14.人地公平。就是人类要与自然界保持公正的关系,这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解决自然相对人而言有无价值的问题。自然是一个自反馈系统,但是人对自然的价值判断会决定人的行为,决定自然的自调节能力。如果像西方中世纪秉承的“低等动物不承担责任,因此也没有权利。动物就是为人类而存在的,人类对植物和石器拥有同等的权利”的观念,那么人类对自然万物只有君临统御的威严,而无平等的交流可言。其结果只能如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概要》中所言:“自然成了纯粹为人类而设的物品,她不再被认为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所有自然法则的发现也都有了人类征服她们的诡计。自然,成了人类的一种生产途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物的多样性一旦被严重削弱,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将面临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所以,保持和维护人地公平,不仅是自然生态圈自调节的需要,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五、建立生态环境道德的科技伦理规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6.学校管理保障机制

高校领导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工作,真正把这项工作提上日程。一是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重视力度。高校应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学校实际,加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对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作为学校重要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做到党政工青齐抓共管,营造全员育人环境。要提出相应的工作目标、计划、实施措施和实施内容、途径和方法。要对学生工作人员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训,将生态道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中,进而形成养成教育。二是要开设有关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要尽量保证有关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开设及其教学时数等。要给予开设生态道德教育课的教师大力支持。加强生态德育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三是要制定生态道德教育工作计划,并加强有效监督。要按照学校计划的三大板块制定切实可行的包括德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工作计划。每一板块都要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措施和工作目标,落实负责人。通过建立生态德育工作责任制,形成统一部署、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新格局。此外,应建立一整套便利、实用、有约束力的管理监督机制,如专项教育工作人员例会制度、专项教育人员学习培训制度等。四是要支持包括生态道德教育在内的生态文明研究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理念,生态文明正方兴未艾,其内涵、外延还需要更为全面、深入探讨。因此,高校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的开展,以实践的切身感触为理论研究提供充分的材料,让二者相互推动、相得益彰。要大力发挥高校人力资源优势,鼓励并支持相关专家学者围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展开学术探讨和科学研究,可以以专项资助、课题立项等形式,鼓励他们多出精品,更好地探索和总结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原则、途径、方式方法与规律,并很好地指导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从而使得理论与实践互补融合。五是要做好生态道德教育检查总结。学校可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进行阶段式总结与年终总结。学校要通过总结树立典型,按照奖惩制度对优秀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并将好经验好做法普遍推广,进而以点带面促进全面提高。对于工作开展比较薄弱的院系,也要很好地进行深入总结,必要时按照奖惩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