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汇报3篇

【篇一】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窄路加宽相关情况

20xx年,我县窄路加宽全年计划建设任务98公里,计划总投资5211万元,其中涉及贫困村11个,合计里程16.629公里,计划投资896万元。9月底已完成投资4248万元,占全年任务82%,预计10月底完成投资5048万元,占全年计划97%,11月10日前完成全年计划任务。

(二)56个拟退出贫困村村组道路建设情况

20xx年,我县56个拟退出贫困村村组道路全年计划建设任务61.606公里,计划总投资2206.7万元。9月底已完成投资1765.4万元,占全年80%,预计10月底完成投资2140.5万元,占全年计划97%,11月10日前完成全年计划任务。

(三)建制村通村公路及通客班车相关情况

截至目前,我县所有建制村通村公路率为100%,通客班车率为100%。

二、工作措施

(一)领导高度重视

20xx年,我局先后召开了8次党组会议,学习贯彻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我局脱贫攻坚形势和任务,全面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并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了4次脱贫攻坚培训,确保其掌握脱贫攻坚相关知识,每月至少安排了一次入村走访。

8月份,我局制定了脱贫攻坚(行业扶贫)工作方案,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谭余崇局长任组长,对扶贫工作负总责,刘丁庚副局长任副组长,王建国、王善求、胡书仁、李国荣、彭群交、刘君怡为成员,确定由县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行业扶贫工作。县里开展“消超”工作后,我局及时调整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并从其他单位抽调精干力量充实到一线,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责任。

(二)详细调查摸底,科学规划精准扶贫

谭余崇局长亲自带队走访贫困村所在乡镇,与相关乡镇共同调查摸底贫困村村组公路建设情况和建设需求,充分听取村支两委和相关村民小组的意见建议,确定具体建设方案,科学规划村组公路走向,争取以最经济的方式保质保量完成县政府交办的建设任务,争取尽最大可能方便贫困村村民的出行,切实改善贫困村交通条件。

(三)全面落实交通扶贫惠民、便民政策

1.严格落实技术标准。我局严格按照路基宽度不小于4.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水泥路面厚度不小于20厘米的技术标准要求建设贫困村村组公路。

2.全面落实经费补助标准。我局严格按照省政府规定的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窄路加宽16万元/公里和县政府规定的贫困村组级砂石路20万元/公里、原有砂石路再进行硬化40万元/公里、新建村级通畅公路55万元/公里的补助标准,并依据县委政府制定的《涉农资金使用办法》相关程序,以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所有项目进行补助,确保执行不走样,不发生偏差。

(四)强化全过程监督,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

我局派专人加强与相关乡镇的协调,强化对贫困村村组公路建设的全过程监督,重点监督建设进度、审批程序、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工程质量,进一步明确主管部门、乡镇、贫困村在技术、资金、维稳等方面各自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确保整个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篇二】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着力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

二、聚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功能目标,不断夯实教育脱贫攻坚基础

紧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功能性扶贫定位,围绕贫困学生精准资助、基础教育普及、控辍保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等重点领域,确立了教育经费向基础教育倾斜、自觉补齐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天窗和短板、全力改善办学条件等措施,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xx年,我县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教育对促进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是完善教育扶贫责任体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教育脱贫攻坚责任体系,逐级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实施“一校一对策、一生一责任人”的帮扶机制。建立教育局班子成员对口帮扶联系乡镇,乡镇中心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对口帮扶挂点学校,学校校务会成员对口帮扶对应班级,学校教师对口帮扶贫困学生的帮扶机制,通过填写《xx县教育系统精准脱贫帮扶工作手册》,对责任人及其工作进行目标和痕迹管理,确保每所学校有扶贫联系人、每个贫困家庭学生有帮扶责任人,以求定点跟踪,精准帮扶,全程覆盖。实施挂图作战。按照“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原则,摸清底数、瞄准对象,构建覆盖贫困村所在地每所学校、每个贫困家庭学龄人口的信息管理平台,明确对每所学校、每个贫困家庭学龄人口帮扶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责任,按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实行动态销号,确保教育扶贫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二是推进教育扶贫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了教育脱贫攻坚联席会议制度和季度督查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各工作小组制定子方案,明确各板块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将帮扶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帮扶措施落实到具体方案、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学校、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时段。积极动员、鼓励城镇学校通过支教等方式,“结对子”,“手拉手”,“互助互学”,实行“点对点”精准帮扶、全程帮扶。

三是形成教育扶贫工作合力。通过xx网和《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简报》,汇编、宣传各项教育扶贫政策和扶贫推进成果,全方位、多载体宣传教育扶贫的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助教,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贫困学生资助、贫困户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支持,实现了扶贫信息资源互联共享,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三、立足“两降低”精准发力,确保贫困家庭学生“有学上”、“能上学”

围绕“提高入学率,降低辍学率、降低上学负担”,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加快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有效防止因贫失学、因学致贫。

一是加大控流保学力度。出台了《xx县“控流保学”工作方案》,从依法控辍、精准控辍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采取签订责任状、划片、驻点、包校等方式,各中心学校、县直教育单位、民办学校积极开展走访劝学活动,根据辍学原因,“一人一案”解决问题,确保辍学学生及时返学。近三年小学六年巩固率均为100%;初中三年巩固率分别为98.86%、98.81%、98.89%,均达到了省颁标准。

二是保障特殊学生入学机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本地学生同等待遇,县城永丰城区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642人,占在校学生的18.49%。印发了《xx县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全县6-14岁三类残疾儿童共307人,在校305人,入学率达99.4%,远超80%的省颁标准,“湖南省随班就读工作试点县”通过首期验收。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覆盖到边,监护到位,关爱到人”的留守儿童动态关爱网络,对留守儿童做到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

三是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在全省独创了校安工程县级领导“挂点援建”和县直机关单位“挂钩援建”的“一帮一”制度。108个县直机关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和缩减办公经费援建学校72所、食堂108个,投资2000多万。近三年新建、维修、改造校舍9万多平方米,消除危房6万多平方米,创建合格学校56所、合格教学点16所、省级合格公办幼儿园5所;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45所;投资近5亿元,新建搬迁了xx一中。

四是大力化解城区大班额。在县城重建双源学校、扩建永丰一中、新建xx一中、组建永丰中学,城区新增学位达9000余个,待在建的湾田学校投入使用后,城区小学可由原来的113个班扩充到164个班,平均班额可降至53人,城区大班额得到有效化解。落实义务教育划区、免试、就近入学和年满6周岁入学等政策,今年秋季开始,城区学校逐步将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50人和55人以内。下阶段还将易地新建永丰三完小,改造横塘、杨柳、定源、东华等城区周边学校,到20xx年班额可暂达上级要求。

四、瞄准“两补齐”精准资助,确保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鼓励企业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我县闽宁镇,已有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宁夏壹泰牧业有限公司、宁夏立兰酒庄等多家企业。吸纳建档立卡户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要予以照顾。贫困劳动力存在知识水品低,技能单一的问题,企业吸纳了劳动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难问题。所以对于吸纳劳动力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要给予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并在稳岗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再出台鼓励企业开发新就业岗位的相关政策。另外,建议根据我县发展情况,适当对这些企业降低社保费率,减轻企业用工成本压力,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用于吸纳贫困劳动力。

(三)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开发就业岗位。我县建档立卡户主要分布在闽宁镇,闽宁镇适于葡萄、红树莓、枸杞、中草药、蔬菜大棚等种植业及肉牛、蝎子等养殖业,培育种植养殖大户及带头人,积极发展种养植业,有效带动贫困劳动力增收。

(四)强化督导服务,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加大劳务经纪人和劳务派遣公司的管理力度,保障合法用工。研究制定具有约束力、激励性的扶持服务政策,促进有组织转移发展壮大。二是加大对各乡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指导督促力度,不断完善劳务产业工作。对各乡镇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用工信息发布、劳动力转移就业统计等工作加强指导和督导,做到每月指导、每季度督导、每半年一检查,促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