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爱国报国全国模范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走有塞罕坝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爱国报国全国模范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被称之为“中国绿色明珠”和“华北绿宝石”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河北承德围场坝上地区,北与内蒙古乌兰布通草原接壤,在清朝属著名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后来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1962年至今,塞罕坝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用四十多年的时间、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加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满蒙民族风情,形成了国家一级旅游资源,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和人间奇迹。1993年5月经林业部批准,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基础上建立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42万亩,其中森林景观110万亩,草原景观20万亩,森林覆盖率78%,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1999年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生态旅游示范区”,省林业局在此建立了“河北省林业艰苦创业示范教育基地”。2002年被命名为“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全国思想教育基地”和“国家林业局再造秀美山川示范教育基地”;同年,又通过了国家旅游局验收,跨入了aaaa级旅游景区行列。2003年被河北省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首批命名为“河北省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基地”。2005年在由燕赵都市报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联合举办的“河北最美的地方”评选中,被评选为河北最美的地方;在由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旅游商会、亚太旅游联合会、世界华侨华人旅游合作组织、首都旅游集团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外旅游品牌推介活动”中,被评选推介为“中国最佳森林公园”。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建园十三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围绕“建绿色生态,办绿色产业,创绿色文明”的总任务,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生态主题,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共接待中外游客130万人次,客源地遍及28个省、市及世界上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亿元。截止目前,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日接待能力达1万人,形成了以“生态、皇家、民俗”为主特色的森林草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每年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9000多个及为周边社区创造综合效益8000多万元,塞罕坝万顷林海充分发挥了为北京阻沙源、为天津保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当地拓财源的巨大作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回顾公园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四点:
1、科学规划,保护开发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4、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整体素质
一是积极探索景区统管与部门配合的综合管理模式,健全了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领导共同抓的组织领导体系,由森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公园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从而解决了林业经营与森林旅游之间的管理冲突,形成合力闯市场,增强了竞争力;二是打破传统的用人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宾馆、招待所、旅游接待中心等部门的管理人员及40多个服务岗位推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制度,开辟了新的用人途径;三是制定了《森林公园管理条例》、《旅游市场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成立了由地方政府和林场组成的景区管理处,设立投诉电话和咨询电话,对公园在统一规范、文明经营、优质服务等方面进行管理与监控,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欺诈宰客、乱摆散卖等行为;四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旅游业作为一种服务性行业,服务质量至关重要。为此,多年来我们利用旅游淡季等各种时机,通过教育培训、参观考察,评比竞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员工的旅游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使员工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事事关系旅游发展”的思想,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五是加强安全管理。在景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强化“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意识,始终把旅游安全放在首位,制定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安全管理条例》,设立了报警电话,成立了游客医务室,定期进行旅游安全大检查,加强社会治安、消防安全、疾病控制和紧急救援等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保证游客安全,营造了安全的旅游环境。
总之,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塞罕坝旅游接待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生态旅游特色日益突出,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了森林的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和旅游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展望未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升温的旅游热潮,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发扬塞罕坝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有塞罕坝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把公园建设成展示我国秀美山川,树立社会发展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